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雨水连绵,却难掩机器轰鸣。在广饶县李鹊镇,一场与天气赛跑的“雨口夺粮”战正紧张进行。截至10月9日,李鹊镇锦绣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烘干线已成功“抢”出超过5000吨干爽玉米,确保金色收成不因阴雨而发芽霉变。
10月9日,广饶县李鹊镇锦绣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工作人员正在把刚脱粒的玉米卸入存粮区,然后进行烘干处理。
10月9日,记者在李鹊镇锦绣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看到,机器轰鸣、人影忙碌。4台脱粒机、2台大型烘干机正开足马力,将一车车刚从田间抢收回来的鲜玉米棒“吞”进肚里,经过脱粒、烘干、除尘,最终化作金灿灿的干玉米粒,安全入库。
“最近连阴雨,玉米收不下来、晒不出去,大伙儿都急得团团转。”合作社负责人李伯江一边盯着运转不停的传输带,一边说道,“我们提前检修设备、腾出库容,就是为了让社员放心收、放心交,不让雨水‘冲’走他们的收成。”
现场,铲车来回穿梭,将湿漉漉的玉米棒投入烘干机料斗;脱粒后的玉米粒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进车厢,随即被运至烘干塔下料池,再由传送带“送”进塔内进行烘干处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我们这两台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一天能‘吞’掉1100吨玉米棒。”李伯江介绍,“从9月30日到现在,已经处理了5000吨。社员随到随卸,不管干湿全收,我们多加班,他们少操心。”
今年,李鹊镇锦绣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糯玉米订单面积达1.7万亩,预计产量8000吨。为方便社员交粮,合作社还联系了两处大型晾晒基地,目前已存放玉米棒3000吨。“这么多湿玉米放在农户手里,几天就可能发芽霉变。我们这儿有设备、有场地,日夜不停烘干,几天就能‘消化’完。”李伯江说。
此外,订单糯玉米价格比普通玉米每斤高出0.1元,加上种子免费供应,社员每亩能多赚160元到170元。“越是雨天,越要稳住大家的心。合作社少赚点没关系,不能让社员白忙活一年。”李伯江语气坚定地说。
李鹊镇副镇长蒋长海表示,面对持续降雨,李鹊镇积极组织抢收抢烘,鼓励大户新购3台履带式收割机,并协调10余台同类机械下地抢收;同时动员镇内3家具备烘干能力的企业加班加点,全力保障玉米“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镇5.3万亩玉米已收割3万余亩,完成率达61%。(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