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时评丨盐碱滩上绘新景 科技赋能谱华章

2025-10-24 17:28: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彦涵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金秋十月,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成功举办。这场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的大会,不仅搭建了全国性的交流平台,更集中展现了东营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为这片昔日“不毛之地”注入了蓬勃生机。

  科技引领,突破盐碱治理瓶颈。本次会议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盐碱地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明确“上联科研机构,下联企业”的功能定位,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三大方向。《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的发布和“与盐共存”新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治理理念实现重要突破。黄三角农高区选育的68个耐盐碱新品种,更是科技攻关的直接体现。这些成果证明,东营已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创新的新阶段。通过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集聚顶尖智力资源,东营正着力破解盐碱地治理的“卡脖子”难题。这种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不仅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更展现了东营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前瞻布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赋能,挖掘盐碱地经济价值。会议现场展示的“番茄优+”饮品、油莎豆粉等特色产品,生动展现了盐碱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从“宜粮则粮”的因地制宜原则,到食药同源产业新赛道的开辟,再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会议传递出鲜明的产业融合发展导向。多家企业的项目签约和合作对接,更体现了市场对盐碱地特色产品的高度认可。东营的实践成功将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深度挖掘盐碱地特质资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不仅丰富了“大食物观”的内涵,更培育了区域经济新增长点。这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促进了产业升级,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本次会议汇聚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形成了协同攻坚的强大合力。国家盐碱地中心立志带动全国协同推进,计划对五大盐碱区进行分区解析;项目签约和实地调研促进了技术成果与市场应用的直接对接。这种开放共享的格局,打破了地域和领域界限,加速了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东营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搭建国家级平台,展现了作为盐碱地治理先行者的责任担当。这种开放协作不仅巩固了东营在领域的引领地位,更推动了全国盐碱地治理“一盘棋”格局的形成。东营的经验正在从“地方实践”升华为“国家方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盛会落幕,征程再启。站在新的起点上,东营必将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继续谱写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崭新篇章,让更多“不毛之地”蜕变为生机勃勃的“希望田野”。

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