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就业创业扩容提质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5-10-30 17:43: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丽臻

  大众网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

  10月30日,东营区举办“品质民生·幸福万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就业创业扩容提质专场。东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建星,中共东营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牛丽洁,东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丽娜出席发布会,介绍东营区2025年以来就业创业扩容提质领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李建星详细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区就业创业扩容提质工作情况。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系着万家冷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保障社会民生意义重大。2025年以来,东营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强化政策扶持、拓展就业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线,就业创业聚力突破创新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3月14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2025年在全省择优支持10个县级行政区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区)。5月份,东营区作为全市唯一县区,成功进入建设名单。截至9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13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17%,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搭建精准就业供需平台。多元化建设岗位供给平台,先后组织“东营学子家乡行”“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会,吸引威飞海洋、嘉扬精密等100余家重点企业携岗参会;联合镇街开展分散式、小型化招聘服务进社区活动,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截至10月底,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8场次,累计服务企业1054家次,提供需求岗位4070个。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强化青年群体就业支持,赴省内外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访企拓岗、高校学子看家乡活动,顺利完成2025年度8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工作。筑牢公益性岗位兜底网,加强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管理,兑现岗位补贴5105.73万元;组织镇街开展2025年度岗位开发及招募工作,为到期退出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6期、培训500人次。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保障作用,截至10月底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共计4347.90万元,助力企业稳岗、职工稳业。

  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整合人社大厅、用工服务中心、市级安营乐业标杆社区等阵地资源,推进万达油城繁华里创业街区功能提升和吾悦广场黄河印巷步行街街区创建工作,擦亮“乐创东营”品牌,推广“社区微业”样板社区建设经验,截至10月份,采用“职业指导+岗位推送”服务模式,开展社区直招活动24场,提供就业岗位超2900个,实现居民就近就业。

  以服务新就业群体为目标,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有力

  健全新业态监管与党建联动机制。出台全省首个《新产业新业态监管职责分工清单》,界定5类新就业形态,明确12个监管部门责任,将代驾列入交通部门监管范围;依托职能部门成立快递、外卖、道路运输、直播电商、代驾等5个行业党组织,建立任务清单、督促检查、报告工作、评议评价工作闭环机制。

  “双抓双引”建强新就业群体队伍。坚持“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统抓,政治引领与组织引领并重”,通过“红动一刻钟”党课、“码”上主题党日等方式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计划单列、发展对象重点关注、专人跟踪培养”机制,依托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实体党支部,累计发展党员8人。

  精准化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变“灌输式”服务为“一线解决式”服务,通过“三进三问”大走访、“暖新”联络群、暖心服务卡等方式收集需求;针对“停车难”问题,协调5家商场,在万达、商河路等街区划设70余个快递、外卖、代驾专用停车位;针对“招工难”问题,开辟“码上招聘直通车”,协助新业态企业招聘54人。发挥“1+3+65+N”新就业群体“十分钟服务圈”作用,发动爱心商家推出“骑手专享套餐”,打造“爱心食堂”“爱心药店”“小哥医院”等13项暖“新”项目,传递党组织关怀。

  以落实失业保险政策为抓手,实现稳岗位、惠民生、促就业

  企业是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就业的“主阵地”。东营区围绕失业保险政策打出了“降、返、提、扩”组合拳,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为就业托底。

  “降”——费率降下去,负担减下来。根据文件规定,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费率保持1%直到2025年底。这意味着企业交社保时,失业保险费直接按这个低费率交纳,不用额外申请,自动享受优惠。今年截至目前,已经为全区企业减征了9576.35万元,实实在在帮企业轻装上阵。

  “返”——岗位稳得住,补贴返回来。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东营区按最高标准给予稳岗返还。具体来说,大型企业能返上年度缴费的30%,中小微企业更高,能返60%;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单位,也参照中小微企业标准执行。今年以来共拨付稳岗补贴556.87万元,已经有734家企业领到了补贴,稳住了17000多个岗位,让企业用工更有底气。

  “提”——技能提上去,发展强起来。技能是就业的“硬通货”。技能提升补贴不仅企业在职职工能领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也能领取,每人一年最多可领3次。今年已经有2276人次拿到总计380.05万元技能提升补贴,真正帮大家提升技能,不管在职还是待业,都能更有竞争力。

  “扩”——岗位扩出来,补助送上门。为鼓励企业多招人,特别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东营区向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每吸纳1人享受1500元补助。截至今年10月底,已经有37家企业领取12.75万元,新稳定了85个岗位,让更多年轻人有了工作机会。

  这一系列政策,核心就是帮企业降成本、稳队伍、强后劲,让企业发展更稳,就业底盘更牢。接下来,东营区会继续把政策宣传好、落实好,让更多企业和劳动者受益。

  以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区)为契机,构建“产城人业”融合的新就业格局

  获批建设全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区),既是重大发展机遇,更是推动就业质量跃升的关键契机。

  下一步,东营区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围绕“1148”创建思路开展工作,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一个“1”是打造1个“安‘营’乐业”品牌,第二个“1”是构建1个“产、城、人、业”融合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生态矩阵,“4”就是聚焦产城、油地、城乡、要素四个融合,“8”是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八大行动”,包括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攻坚行动、“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护航行动、城乡一体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质行动、失业保险“惠企暖心”行动、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强化行动、智慧就业服务创新行动。

  另外,东营区还将同步推进4个特色项目。“产、城、人、业”融合发展就业工作矩阵项目。线上打造东营就业大脑—“职达油城”智能就业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求职登记、招聘信息采集发布等功能。线下搭建“12510”就业创业平台(1个零工市场,2处创业街区,4处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和一批就业创业赋能中心,10处基层服务驿站)。“乐业广场”建设暨商圈创业街区升级项目。依托西城万达、吾悦广场、米兰奥莱小镇,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人社业务宣传、人力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基层就业服务驿站暨“乐业乡村”项目。依托社区(村)现有公共设施,嵌入式开展招聘、培训、创业等就业创业服务,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基层就业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路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等重点课题研究,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李建星表示,东营区将通过实施上述举措,力争实现每年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20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目标,构建东营区“产城人业”融合的新就业格局。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