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为充分发挥青年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深厚情怀,山东农业大学“青春筑梦先锋队”实践团于8月5日起在邹平市黛溪街道永安社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基层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我们以“青春筑梦,‘乡’约基层”为主题,聚焦基层治理重难点问题,通过多元化活动助力社会发展,用青年不息的热忱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当前,在我们的社会治理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团队将实践重心放在社区“一老一小”关键群体,旨在通过调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解决反诈、普法、环保等基层治理重难点问题提出青年方案,助力基层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本团队深入社区公益托管班,在进行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之余,对青少年开展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普法教育”主题讲解小课堂。
“小朋友们,遇到陌生人给的零食,我们能随便吃吗?”在市民中心的活动室里,刘嘉锋志愿者正拿着漫画手册,给20余名青少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课。她结合当地真实案例,用“情景小剧场”的形式还原生活场景——魏梦杰志愿者扮演“冒充家长的骗子”,而刘嘉锋志愿者则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正确求助”,笑声与互动声此起彼伏。
图为团队队员为小朋友们开展普法教育小课堂 李甜 供图
“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10岁的小宇小朋友举着刚画好的“自我保护手抄报”说。课堂间隙,樊昭萱志愿者带领大家折纸飞机,机身上写下“拒绝校园欺凌”“做守法小公民”等心愿,当数十架纸飞机同时飞向空中,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法治的向往与坚定信念!
图为小朋友们一起放飞纸飞机 樊昭萱 供图
为提升居民个人素养,本团队走访黛溪街道永安社区管辖区内的黛溪湖公园,举办了以“金融反诈”和“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双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伊始,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区中老年群体展开摸排,并收取50余份有效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围绕中老年群体对金融诈骗的认知程度、遭遇诈骗的经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日常垃圾分类的践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精准掌握该群体在这两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为后续宣传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张大妈,您看这个保健品诈骗案例,骗子就是这样一步步让老人掏钱的。”在广场宣传点,刘嘉锋志愿者正给65岁的张大妈讲解反诈手册。此次活动前,团队通过问卷调研发现,众多中老年人对“虚假投资”“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段辨识度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本团队共同设计了“反诈三步骤”宣传法:张艳舒志愿者负责发放图文并茂的《防骗指南》,用加粗字体标注“三不原则”;樊昭萱志愿者现场演示“验证码不能给”的模拟场景,让居民直观感受风险。“以前总接到陌生电话说我中了奖,现在知道都是圈套!”居民刘阿姨拿着手册笑着说。
图为团队队员给阿姨们进行反诈宣传 刘嘉锋 供图
垃圾分类宣传区同样热闹。李孟燃志愿者蹲在分类垃圾桶旁,用彩笔在纸板上画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标志,徐玉欣志愿者则拎着装满废纸、塑料瓶的袋子,演示如何正确投放。“没想到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以前都扔错了。”一位阿姨边看边记,并掏出手机拍下分类标准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以精准化、多元化、实效性三大特色为中心。聚焦社区治理重点群体——一老一小,精准锁定基层治理中需重点关注的群体,确保服务更具针对性;把握社区治理重难点问题,突破单一公益服务模式,将服务、教育、宣传三类活动有机结合,覆盖了普法、反诈、环保等多领域社会议题;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如为青少年采用案例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为中老年人采用图文手册、现场演示等形式,以“按需设计形式”的思路让服务和宣传真正走进群体内心。
此外这一次的实践活动也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增强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团队以“精准对象+多元内容+实效形式”为特色,通过贴合社会需求的设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连接青年与社会的桥梁,为基层治理贡献了可落地、有温度的青春力量。
图为宣讲课题结束后合照 刘嘉锋 供图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总结此次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我们将持续关注基层治理中的新问题、新需求,积极探索更多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青年方案,用青年人的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李孟燃)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