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 10:48:00 作者:刘毅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我国气象监测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未来6年将发射10颗气象卫星
并再建50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覆盖90%的国土面积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未来6年,我国将发射10颗气象卫星,再建50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再建4万个左右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到2020年,气象监测的空间分辨率达到10公里左右,时间分辨率将达到分钟量级。监测密度的提高将大大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水平和精准度,气象预报分辨率在城市将达到2—3公里,全国范围内达到5—10公里。
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三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其主题定为“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庆祝世界天气监视网50周年”。
郑国光表示,气象预报的基础是气象观测。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我国气象监测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有7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有178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密切地监视着天气,还有5.2万个分布全国各地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其中,气象卫星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实现每6分钟观测一次,自动站每分钟观测一次,大大提高了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气象部门虽然在监测网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距精细化的天气预报所需要的监测能力还有差距。郑国光说,气象监测就像渔民捕鱼一样,如果监测网稀疏,对一些局地性的天气很难把握住,要预报好这种突发性的、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必须做好监测工作,首先要提高天气监测的时间、空间密度。
郑国光介绍,未来我国将强化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立体的气象监测。在未来6年,将发射10颗气象卫星;再建50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天气雷达覆盖率由目前国土面积的70%左右提升到90%;再建4万个左右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网等建设。(记者刘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