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播延迟已成定局 异常天气考验粮食十连增

2013-04-27 10:46:00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春播;异常天气;经济参考报;粮食生产;拔节期
[提要]“今年东北的春播延迟已成定局,大约会在10天至15天左右,这样的春涝和低温天气50年、60年来都是罕见的。李惊涛介绍说,东北第一、第二积温带主要种的是中晚熟的玉米品种,受春播延迟影响,早熟品种的播种面积可能增大。

  “今年玉米春播可能会推迟半个月。”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专业合作社社员单玉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如果全年积温不足,玉米产量将会受到不小影响。

  据了解,“东北粮仓”正遭受春涝和低温灾害,其中黑龙江省涝情是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农业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10月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气温持续偏低,低温春涝“双碰头”,给春整地和适期播种带来严峻挑战。近日,农业和水利部门就此密集召开专题会议,并派出多个专家指导组到东北主产区开展保春播技术指导工作。

  记者在吉林采访了解到,进入4月,吉林省已迎来两场明显降雪,省内多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土壤过湿,春涝严重,加之气温低、土壤化冻慢,致使全省今年备耕、春耕生产进度明显偏晚。

  “今年东北的春播延迟已成定局,大约会在10天至15天左右,这样的春涝和低温天气50年、60年来都是罕见的。”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李惊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粮食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后期还得看有效积温,尤其是关键生长期的天气情况。

  李惊涛介绍说,东北第一、第二积温带主要种的是中晚熟的玉米品种,受春播延迟影响,早熟品种的播种面积可能增大。中晚熟品种每公顷产量在8000公斤至10000公斤之间, 而 早 熟 品 种 每 公 顷 产 量 仅 为7300公斤至8000公斤,两者产量相差20%左右。

  与此同时,北方11个冬小麦主产省中有10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陕西省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截至4月18日,全国冬小麦因旱受灾面积393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378万亩。此外,全国小麦病虫害较去年同期增加45%,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麦病虫害将加速发生蔓延。

  在河北省,19日开始出现持续大范围雨雪天气,4月飞雪在河北气象历史上并不常见。记者在当地了解到,目前河北省小麦正值拔节期,中南部麦区已进入拔节后期,即将进入孕穗期,是对低温冷害最敏感的时期。持续低温,轻则冻伤叶片,重则影响小麦抽穗,造成减产。

  去年底,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上提出,2013年在粮食发展目标上,要力争实现“两增一稳”,就是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确保总产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力争实现“十连增”。

  多个粮食主产区遭遇到异常天气,使得今年粮食增产形势严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占主导。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粮食减产的风险加大,从而给粮食“十连增”带来不小的考验。记者 白田田 齐海山 白明山

东营大众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