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记者感言: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

2014-02-11 09:15:00    作者:侯丽军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民情 心灵洗礼 新春走基层 双脚
[提要]从1月中旬开始,上百名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八项规定”在中国最小行政单位的落实情况,听到了地方干部的困惑和老百姓的心声,也看到了中国西北县乡发展现状。

  新华网北京2日10日电 从1月中旬开始,上百名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他们下矿井、赴灾区、进山村、访农户,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一篇篇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脉动,采访过程中真切的感言是他们“新春走基层”的别样收获。

  记者侯丽军--发现了和想象不同的国情和民情

  在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两当县、徽县、成县采访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为了尽量接近事实真相,我们随机到一些农户家里走访,或者采访一些离休多年的老干部,询问他们对这一年来干部作风转变情况的看法,以获得整体全面的认识。我们写的每一条稿子,都是我们用脚跑出来的。

  大量的走访和在秦岭大山里的连日奔波,使我这个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感到严重“水土不服”。采访后期,我甚至可以在颠簸的山路上,于汽车后座酣然入睡。

  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八项规定”在中国最小行政单位的落实情况,听到了地方干部的困惑和老百姓的心声,也看到了中国西北县乡发展现状。

  对记者而言,走基层这样的采访经历本身就是一次发现之旅。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和想象中不同的国情和民情,也改造了一个无知的自己。下到基层去,永远不必担心没有东西可写,因为这片土地的丰饶和多彩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设。

  记者董小红--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发掘出好的新闻

  作为今年7月份新入社的记者,工作第一年的春节,参加新春走基层的报道,对自己来说,是用另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来过节,也经常被一些画面所打动。

  29日,听闻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冷木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点春节期间依然不停工的消息,我们马不停蹄赶到了宝兴县。天刚擦黑,赶到冷木沟现场。20多位工人正在忙着打桩,在这里看到的不是过年的年味,而是忙碌的身影。这些坚守岗位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外地人,30岁、40岁的汉子,说起家人脸上现出温柔的神色,但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让人动容。第二天晚上是除夕之夜,我们又来到工地与他们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工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离开宝兴县又赶到雨城区蒙子村五保户王廷龙的家里。一幢崭新的小楼,门前挂着大红灯笼,厨房里炊烟袅袅,80多岁的王廷龙老人和老伴坐在门口,乐呵呵地跟附近邻居打招呼。

  五保户老人脸上的笑容、工人忙碌的身影、重建新村门口的大红灯笼……春节期间,在基层走访,让我获益匪浅,也深刻地认识到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发掘出好新闻,才能找到职业价值。

  记者胡旭--“新春走基层”需要“走心”

  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三,我和同事寻访了三个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历他们的春节故事。

  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因为缺少家庭温暖而形成的心理隔膜,即使是熟人之间也较少交流,更别说在陌生人面前透露心声了。我们接触的三个孩子都是这种性格,这也成为我们在采访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为了获得最真实鲜活的故事,我们从细节入手,在聊天时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女孩儿瑶瑶平时和爷爷一起生活,已经4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爸爸春节特地从深圳赶回来团圆。从第一眼看见她起,我们就注意特别观察她穿的衣服,戴的发夹,在什么情况下会笑、在什么情况下会害羞等,这些细节有的成为我们和她家人拉家常时的话题,有的成为写稿子的素材。在采访中我们还挖掘出“瑶瑶给在火车上的爸爸发了32条短信”“瑶瑶语文考试写的《我最想和爸爸过春节》作文”“瑶瑶想要爸爸给自己过生日”等诸多细节,帮助我们理解瑶瑶乃至其他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并最终形成《父母是手机里的声波,自己在这头,他们在那头--三个留守儿童的春节片段》《留守儿童父母回家过年别只聊学习》《32条短信伴随父女团圆路》《关注留守儿童心理渴求:送吃送穿不如聊聊天》等6篇稿件。

  我感觉到,走基层最关键是要“走心”,一是要走进被采访对象的心,二是要自己用心,三是要了解读者的心。这是我参与这次报道最大的收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