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1 09:14:0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3月14日下午5:40,北京市大望路的郎家园公交站早已排起了长龙。816、817、818、930等公交车从这里通往河北三河市燕郊镇,排队等车的人大部分是跨省上班族。他们睡在燕郊,工作在北京市内,每天跨省往返。
“从这里始发到燕郊大概40分钟。我单位在石景山区,先坐1个小时的地铁到大望路,再往家赶。”“80后”段磊是817路公交车等车大军中的一员,每天都要重复上演双城生活。早上5:30就得起床,他才能保证按时上班。公交车晚上8:30收班,如果遇到加班,他只能选择在公司打地铺。
短短5分钟,817路公交车的候车队伍便从5米长延伸到了十几米。随着空车驶入站,归家心切的人们纷纷向车门涌去。“都说上车的时候不能拥挤,但是如果不挤的话就可能上不去。有一次,我等了5趟车才上去。”段磊庆幸自己年轻力壮,多数情况下能顺利上车,但也会经常被挤成“纸片人”。
与燕郊类似的还有河北廊坊市固安县,这里与北京市大兴区仅隔一条永定河,也是许多跨省上班族们的归巢。家住固安、在北京朝阳区某家居店做销售的李婷说,她从工作地出发到固安的家里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每天4小时在路上。”据估算,燕郊固安两地的房子约一半被在京工作的人买走,每天跨省上班的人已超过30万。
工作在北京、住在河北,多数人是迫于北京的高房价。乘930路公交车进入燕郊,几百米长的燕灵路上,遍布着楼盘和售楼中心。这里的新楼盘售价多数在1万元/平方米上下。“在北京压根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在这里凑一凑钱能买得起。在北京只能租地下室的人,同样的钱在这里能租两居室。”有销售人员这么介绍。
最近,“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热起来,这给了“跨省上班族”一些希望,也许今后可以不再这么奔波。但是,多数人又很纠结,部分产业和企业向河北转移后,还能不能给员工开出与过去一样的薪水?
家住燕郊天洋城的景先生在北京国贸的一家企业上班,他认为“一体化”如果只是生硬的企业转移,不会起到明显效果。景先生曾参加过燕郊高端招聘会,但这些企业基本上只招普工,最高的薪资只有8000元,大大低于他现在的收入。他粗略计算了每月的生活成本:交通费、房贷月供、奶粉钱等加起来最少6500元。“如果有机会回到燕郊工作,谁都不愿意每天在路上花费好几个小时,但前提是我能够心甘情愿地回去,这主要不是看产业转移的程度,而是看转移后的产业是否能给我们提供同等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
今年30岁的杨先生在北京大兴的一家酒店工作,住在固安,每天上班要花一个半小时。杨先生说,北京的酒店客户量大,会议费、餐费等价位普遍较高,干酒店行业的人员薪酬待遇也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现在看,我不太可能去固安工作,那边的酒店生意不行。只要收入高,住的远一些没关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