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5 14:45:00 作者: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动画片《葫芦兄弟》为13集,每集10分钟。《金刚葫芦娃》则预计是一部40集电视剧。网友们对真人版葫芦娃的担心主要是人物太雷,剧情太水,弄不好会成为“注水葫芦”。
【焦点评论】
《葫芦兄弟》要拍真人版电视剧的消息一经爆出,瞬间成为热议话题,诸多网友“求放过”、“求别糟蹋”。对此稍加分析,原因有二:首先,葫芦娃是80、90后童年记忆的绝佳代表,它牵动的是这两个独特群体的怀旧神经;其次,现在中国电视剧充斥着各种雷人情节,对经典的翻拍更容易“天雷滚滚”,包括剧情、造型、甚至演员人选,都可能成为观众吐槽的对象。所以,网友“求放过”实际上是对目前国产电视剧创作能力的强烈不信任。
但从客观上来说,国内针对少儿这一受众群体的影视产品非常稀缺。吐槽也未必能阻止葫芦娃“破芦而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或许是在当前创作环境下,如何拍出让大家满意的真人版《葫芦兄弟》?
一部电视剧,好的剧本等于成功的一半,即便针对低龄儿童的电视剧亦如此。大家对翻拍葫芦娃最大的担心无非是对原著剧情的改编。当年胡进庆版《葫芦兄弟》只有13集,每集约10分钟。现在看来,这种模式非常接近著名的美国动画片连续剧《飞出个未来》。而真人版葫芦娃号称要拍到40集,需要扩充的内容量可想而知,弄不好会成为“注水葫芦”。
以现在影视类型来划分,《葫芦兄弟》是一部奇幻动画,以想象力取胜,它的成功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整体辉煌密不可分。而随着老制片厂时代的终结,中国动画水平也不复当年的辉煌。虽然动画片制作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想象力却停滞不前。而想象力同样是中国影视的另一重大软肋。中国的科幻题材创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魔幻题材也还是靠吃经典文本的老底,如果缺少了神话传说作为结构支撑,以目前中国影视业的想象力现状来看,改编翻拍葫芦娃确实不让人乐观。
除了想象力,儿童影视剧还应该巧妙地传递价值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意义”。在这一点上,国产儿童动画片主要是直白的说教。而反观美国、日本等国的儿童动画片,我们感受到的大多是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幽默生动的语言,孩子们在观看和行动中自己领悟。
如果我们分析《葫芦兄弟》的剧作结构,它与好莱坞目前广受欢迎的英雄片非常类似,有一套清晰完整的“超人式”成长模式,无父无母的出身背景,遭遇困难,解决困难,最终成为英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对亲情的渴望守护,对正义的坚持追求,《葫芦兄弟》在达到收视成功的基础上也实现了教育意义。
不管结果如何,重拍《葫芦娃》无疑会丰富目前相对贫乏的儿童影视市场,如果试水成功,那么它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将会相当深远。而创作者如何在提高想象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这些,远比“选蛇精”更重要。
□胡祥(影评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