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多省公考报名截止 整体竞争比29.3:1赶超去年

2014-03-28 08:29:00    作者:熊旭   来源:中公教育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省考试 招录 报名人数 公考 竞争比
[提要]2014春季多省公务员考试即将于4月12日开考,各省报考工作已经截止。今年春季多省考试整体招录人数较去年减少也达三成,所以整体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公务员报考基本处于平稳趋势。

  原标题: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降温” 竞争依然激烈

  2014春季多省公务员考试即将于4月12日开考,各省报考工作已经截止。本次共有15个省市参加春季公务员多省考试,共计招录人数72185人,较2013年春季多省公务员考试招录总人数减少35493人。今年参加春季公务员省考的省市分别为:内蒙古、广西、贵州、重庆、海南、湖北、辽宁、云南、湖南、宁夏、福建、安徽、江西、吉林、陕西,较去年减少4个省份。去年未参加的吉林、陕西今年加入了春季多省考试行列,而去年参加春季多省考试的山东、黑龙江、西藏、山西、四川、河北6省未参加,当中除了山东和西藏未确定考试时间,其余4个省份均单独时间考试。

  2013年4月13日春季春多省公考近300万人次报考,根据目前数据分析,2014年春季多省考试报考总人次突破200万人,虽然报考人数减少,但总竞争激烈程度却赶超去年。值此之际,专家为广大考生全景解析本次春季多省考试,让考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更好的进行冲刺备考工作。

  一、 整体招录人数减少 西部省份不减反增

  2014年春季多省考试15个省份共计招录72185人,2013年19个省份总招录的107678人,招录人数减少35493人。对比2013年春季多省考试,仅有4省招录人数是增长的。招录人数的减少,专家认为并不意味着公务员热的减退,这和参与的省份数量减少、省份有所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虽然整体招录略有缩减,但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招录人数增长的省市全部来自西部大开发的省份,同时云南等西部省份虽招录人数有所下降,但招录人数却为此次春季多省考试招录之首,广西、内蒙古今年招录人数都有1000以上的增长。

  2013年、2014年参加春季多省考试各省份招录人数一览表

  二、2014春季多省公考招录总人数较去年下降三成

  根据统计,2013年春季多省公考报考人数将近300万。据不完全统计,2014春季多省省考中除了贵州、海南以外的13个省市共有1907090人次报名,相比去年报名人数减少超三成。报名人数的减少与招录人数减少有直接的关系。今年春季多省考试整体招录人数较去年减少也达三成,所以整体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公务员报考基本处于平稳趋势。

  2013年、2014年参加春季多省考试各省份报名情况一览表

  三、2014春季公务员多省考试整体竞争比达29.3:1 竞争依然很激烈

  虽然报名人数有所减少,但是从目前得知的13个省份报名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多省考试整体竞争比为29.3:1,相比去年的28.9:1还略有增长,这就说明虽然表面看起来报名人数减少幅度较大,但竞争程度依然非常激烈,尤其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招录人数较去年减少近六成,但报名人数丝毫未减,竞争比例高达89.8:1,竞争程度接近国考。

  中公教育集团总裁、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认为,单从报名人数来分析,可以说,公考肯定是“降温”了。报名人数的减少会使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激烈态势得到缓解。但是,不会有本质的变化,公务员仍然是很多人就业的首选。并且,公务员考试不会因为参加考试人数的减少变得容易。

  2013年、2014年参加春季多省考试各省份竞争情况一览表

  四、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降温” 队伍建设更加严谨、科学

  从2014春季多省考试拉开序幕,公务员热降温的话题被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降温与否应该以数据、事实为根据。若单从72185和107678这两个数字就轻易的判定公务员热降温了,这并不科学。结合参考省份、招录人数、报考人数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到2014春季多省公考总竞争比相对2013年不降反升,这一数字客观的显示,公务员热并未降温。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招考人数的减缩除了落实"约法三章"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务员队伍建设越发严谨与科学。

  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并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据报道,基层公务员将在2014年涨工资,这一举措也表明了基层公务员薪资的优化。由此可见,公务员热不仅不会降温,并将很好的恒温。公务员队伍也值得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地加入。

  专家提醒广大即将参加2014春季多省公考的考生,统一时间考试并不意味着“联考”,只是考试时间一致,而各省考试本身是独立的,考试题型、题量也有不同。考生应在在目前的省考形式之上,首先全面了解目标省份的考情信息。要抓住地方的公告大纲等政策文件,具体省市具体备考,在冲刺阶段,事半功倍,一举成“公”。(吴文斌 程杉)

  备注:因为部分数据未公布,因此并未列举全部数据。

   来源:中公教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