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 13:54:00 作者:胡茂林 来源:新华公益 我要评论
在娱乐至死为导向的环境下,电视节目文化素养不断下降的势头急需改善。近期一档名为《等着我》的电视节目央视一套开播,节目播出后受到国内外的一直好评,该节目通过讲述不同的故事展现给大家不同的感情。在当下这个情感缺失、娱乐化过度的时代里,这档节目的出现注入了一缕温情。
尼尔 波兹曼教授的《娱乐至死》一书中阐述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从几年前开始,“娱乐至上”被一些电视台奉为做节目的理念,效果上以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追求浅层次情感宣泄和快感满足。娱乐固然是受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过度娱乐化,淡漠了节目的理性思想和情感内涵难免喧宾夺主。
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电视越来越不好做,这也是导致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使得电视人在节目题材上“下足功夫”,却往往忽略了民生,殊不知与受众最贴近,最为关系到受众自身利益的题材才是一个节目长存的根本。
放眼现如今国内的电视行业,虽然依旧有娱乐化过度的现象,但近几年出现的几档节目也有扭转的趋势情形的趋势。例如反应当今社会主导年龄层80后生活的中国第一档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每期通过脱口秀的形式,展现年轻人对社会热点、文化事件的态度和思想,幽默风趣却又不失智慧与锐度;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以及2013年红遍全国、家喻户晓的《爸爸去哪儿》,虽然《爸爸去哪儿》其蓝本为韩国娱乐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而且是以明星为买点的娱乐节目,但其本质是亲子亲情类节目,抛弃了光环回归了本质,以最纯粹的亲情打动受众的心,这也是《爸爸去哪儿》和《等着我》一样会感动受众的特点。
电视媒介过度娱乐化从宏观上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如同社会进程在不断发展一样,中国的电视媒介也在稳步向前发展,相信诸如《等着我》这样触动人心的电视节目定然会如雨后春笋,带给受众更多心灵和感情上的愉悦。(胡茂林)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