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3 20:05: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我要评论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5月3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警察部队将充分利用摄录机作为辅助工具,计划在更多公共地点安装闭路摄录机,同时推出可在三天内装好的流动闭路摄录系统,可在任何地点装置。
从明年开始,新加坡所有前线警员将佩戴随身摄录机巡逻,而警车内前后也装置摄录系统,多管齐下提升警方的运作能力和实力。
新加坡警方在2日举行的年度工作计划研讨会上,展示了多个以摄录机为工具的高科技产品,如随身摄录机(body-worn camera)、车内摄录系统(In-vehicle video recording system)、流动闭路摄录系统(Mobile CCTV camera system, 简称Mobicam)等,阻遏罪案发生,也可作为警方的破案工具和证据等用途。
自2003年以来,新加坡警方在驳船码头、小印度、新达城等公共地点安装闭路摄录机,接下来计划在更多新地点安装,如乌节路。已安装的地点如小印度、芽笼、滨海湾等也将增设更多摄录机,为警方在全岛提供更多的“眼线”,其中小印度和芽笼将在本月开始添加。
这些“眼线”可阻遏潜在的安全威胁和罪案发生,协助防范恐怖分子或其他犯罪团伙犯案,清晰的录像画面也是破案的重要辅助工具。警员可在指挥中心通过现场连线的录像达到实时监控功效,指挥警员也可通过电脑笔记本(workpad)观察实时影像,更好的掌握现场情况来决定应对对策。
在安装闭路摄录系统时,新加坡警方面对没有适合的建筑物作为安装地点、缺乏电流供应等问题,最新推出的流动闭路摄录系统将可克服这些问题。这个系统安装在支柱上,加上内置的电力可维持14天,新加坡警方可在任何地点包括空地,灵活的装置。流动系统三天内就可完成安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运作,提供实时监控功能。
从下个月开始,其中一个邻里警局的前线警员将在胸前佩戴摄录机执行巡逻任务,一些警车则开始安装车内摄录系统。新加坡警方计划在明年初和年中,把这两个试点计划分别推展到所有的前线警员和所有的警车。
随身摄录机能录下警员在执法时的行动,可协助过后展开的调查,加强搜集证据的能力,同时可查证公众对警员的指责,以及作为训练用途等。
该摄录机具备录音和录像功能,但无法现场观看或连线,新加坡警方将进一步探讨具备现场串流(live streaming)功能的随身摄录机,以加强前线警员和行动指挥室的沟通。它也具备加密功能,只能在警局电脑所安装的特定软件下载。
车内摄录系统将安装在警车的前后,一启动引擎就会自动开始拍摄。警员可通过车内荧幕立刻查看录像,但不能进行任何剪辑。
这个摄录系统主要用来取缔违例司机及利用录像画面协助过后的调查。警方未来计划增设现场串流功能,加强行动指挥室对现场情况的掌控。
新加坡警方2012年5月在300座组屋和多层停车场装置了首批闭路摄录机后,截至去年已扩大到2000多座组屋和多层停车场,今年底将再增添1000多座,并预计在2016年全岛所有一万座组屋和多层停车场都将有这类装置。
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昨天在新加坡警方工作计划研讨会上致词时也以非法放贷集团为例子,说明闭路摄录机在协助打击大耳窿相关的骚扰案件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警方也因此扩大摄录机在警方执法上的用途,加强执法力度。
他说,闭路摄录系统起初只在警署需要时才派上用场,随着它的成功(破案),警方决定更广泛的使用,作为提供全天候的阻遏功能和协助过后展开的调查行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