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5 22:20:00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新华网西安5月25日电(记者薛天)“Bravo”,“太棒了”,这是汇集在西安大唐西市金色大厅里中外观众久久难以散去的赞美之声。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第五届非遗展之“一条丝路两城歌”音乐会日前唱响古都,中国秦腔和意大利歌剧同台演出,为观众勾勒出丝绸之路两端的两座城市西安与罗马的文化风貌。
随着中国作曲家赵季平的《庆典序曲》与十九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卡普罗《我的太阳》“琴瑟和鸣”,这场以陕西秦腔和意大利歌剧为主的音乐会拉开了序幕。无论是眉目如画、杏脸桃腮的秦腔“花旦”在台上唱起了意大利歌曲《桑塔露琪亚》,还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意大利歌剧家哼出的秦腔名剧《三滴血》的旋律,音乐仿佛在跨越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在一瞬间连接起丝绸之路的终点与起点,罗马与西安。
从秦腔《三对面》中“包公”耿直有力的唱腔到歌剧《托斯卡》中宛转悠扬的女高音,从秦腔《贵妃醉酒》里杨玉环表现微醺的婀娜身段到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如泣如诉的咏叹调,碰撞之下的东西方艺术使在场的观众深深沉醉,每一段表演都收获观众热烈的掌声。
前来观看演出的西安市民张洁告诉记者,这种“东西交融”的表演方式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觉得很新颖也很震撼。“歌剧和秦腔,感觉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没想到放在一起之后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化学反应,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视听感受上的体会,这场“别出心裁”的音乐会更体现出西安、罗马,中国、意大利这两座城、两个国家围绕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题所作出的具有诚意的文化交流。
意大利音乐家文森佐·司佩拉认为,代表西方文明的意大利歌剧走进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西安,并与代表东方艺术神韵的中国秦腔首次同台唱响,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事。
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表示,“一条丝路两城歌”音乐会用音乐和艺术连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让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再一次得到了体现。“丝绸之路代表了友谊和和平,它不但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白达宁说。
“歌剧、秦腔同台献映,‘一条丝路两城歌’的举办也是在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理念中的‘民心相通’。”赵季平说,“中华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交相辉映,文化的深度也将会提升西洽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谱写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通共融的新篇章。”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