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放量 建新厂加码中低端产品

2014-09-19 09:43:00    作者:周照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丢糟 茅台集团 低端市场 茅台王子酒 茅台酒厂
[提要]近日,茅台集团对外透露将投资10亿元在贵州省遵义市鸭溪镇新建一座酒厂,酒厂即将于10月中旬正式投产,此次茅台逆势扩产再次引发业界关注。回顾茅台这三次放量的历程,其首次放量是在2013年7月,茅台宣布只要当年以999元/瓶进货30吨飞天茅台,一次打款6365.6万元,次年就可以成为茅台经销商,享受819元/瓶的出厂价。

  近日,茅台集团对外透露将投资10亿元在贵州省遵义市鸭溪镇新建一座酒厂,酒厂即将于10月中旬正式投产,此次茅台逆势扩产再次引发业界关注。茅台相关负责人称,此次并非只是建酒厂,而是投建整个循环产业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扩大效益。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高端白酒不景气的形势下,茅台加码布局中低端市场的一个信号。

  新厂加码中低端产品

  茅台方面透露,此次茅台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全部工程大约在2016年建成,生产白酒4万吨。此举是出于茅台集团进军中低端市场的战略性考虑,新厂将利用茅台酒厂生产高端酒的丢糟,通过传统复糟酒“回沙工艺”,生产中低端酱香酒。同时,通过回收利用茅台酒的酒糟,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是茅台首次发力中低端酒市场,早在几年前,茅台便推出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宾酒等中低端大众酒产品。而面对白酒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现状,此次茅台逆势扩产却不同以往。贵州茅台[0.64% 资金 研报]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助理江鹏表示,此次并非只是建酒厂,而是投建整个循环产业链,有效回收利用茅台酒厂丢弃的酒糟进行再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扩大效益。

  而由于今年茅台刚刚如愿收回已争夺近10年的“赖茅”商标,“赖茅”重现江湖的呼声日渐高涨。资深白酒营销专家、银基集团[0.00%]副总裁贾霆推测,茅台此次在鸭溪建厂生产中低端白酒,很有可能将会重启“赖茅”商标。对此,茅台方面表示,要等新成品出来之后才会公布商标。

  主品牌已经三次放量

  据了解,在不断丰满“羽翼”加码中低端产品的同时,茅台主品牌的放量意向也非常明显。自2013年7月以来,贵州茅台已经三次放量,虽然三次放量的政策各不相同,但整体目的非常明确,即希望通过放量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回顾茅台这三次放量的历程,其首次放量是在2013年7月,茅台宣布只要当年以999元/瓶进货30吨飞天茅台,一次打款6365.6万元,次年就可以成为茅台经销商,享受819元/瓶的出厂价。

  2013年11月,茅台再次放量,在7月份经销商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新方案,一个方案是凡原有老经销商在12月底前按999元/瓶打款进货一吨飞天茅台酒,可再按819元/瓶配给20%,明年这20%自动增加到经销商计划内,以此类推。另外一个方案是,凡在12月底前按厂价819元/瓶打款进年份酒(15年至50年任选)一吨,明年按819元/瓶增加一吨飞天茅台酒的计划,以此类推。

  今年6月,贵州茅台第三次放量,在官网挂出了专卖店网络发展招商公告,拟在相关空白市场区域发展国酒茅台专卖店营销网络,新进者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可加盟成为茅台经销商。据悉,在空白市场区域,经销商以团购价999元/瓶向公司采购1.5吨飞天茅台,随后再以经销价819元/瓶向公司采购3吨。换言之,此次招商“门槛”是4.5吨,800多万元即可达标,相较2013年7月6000万元的门槛,条件变得宽松很多。

  市场分析师认为,茅台的这三次放量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为通过放量抢占经销商资源,进而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激发大众需求持续渗透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茅台品牌将更加受益于高端消费品金字塔顶端人群的扩容。伴随茅台价格下降和消费水平提升的双重刺激,茅台品牌在满足私营企业和高端人群面子消费升级的场合渗透率持续加深。

  据相关投资机构的研报分析,目前市场上茅台整体库存极低,普遍小于15天,基本当月都可以消化。而销售增长来自商超、烟酒渠道、私营企业和婚宴为主的高端个人消费,体现了三公消费退出后,高端大众消费需求的旺盛。我们预计2014年三公消费继续下滑20%,大众消费需求则稳步提升20%,推动茅台转型扩张。

  除了市场需求增长的正向推动力,降价后导致利润空间急剧收缩也成为逼迫茅台转而选择“以量取胜”的重要原因。目前茅台基本实现顺价销售,但渠道利润低。计划内价格819元,团购价格880―900元,考虑到经销商运营、财务成本,经销商基本不盈利。茅台市场化的改革促使渠道利润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经销商将向大商模式整合,向拓展终端网络和消费群转型,需要放量支撑盈利。

  在渠道供给放量后,茅台顶级的品牌和产品力将帮助经销商迅速拓展终端网络,消费群同步扩张,可谓一石二鸟。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