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安全性如何界定?古越龙山为何缺席安全阵容前十?

2014-09-22 08:59:00    作者:莫尔佳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关键词: 4-甲基咪唑 氨基甲酸乙酯 黄酒产品 灌溉水污染 黄酒行业
[提要]长期摄入砷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病变,还可能导致癌变。摄入较多的糖精钠可能会致癌,主要引发膀胱癌,还可能引发子宫癌、卵巢癌和皮肤癌等。

  “喝了这么多年黄酒,你知道谁是最令人放心的黄酒吗?”,“不清楚,可能是塔牌或者是会稽山吧,具体的说不上了。在这乌篷船里喝了几十年的老黄汤,只知道绍兴酒是好酒,都是放心酒。”在朋友的帮助下,记者特地电话采访了在鉴湖上打了几十年鱼的一位老渔民。看来不仅仅是外埠消费者对对黄酒的安全性不了解,就连绍兴本地的消费者也知之甚少。

  昨日,糖酒快讯网记者从“放心365”获悉,会稽山水香国色金国色与即墨二龙戏珠、农家礼炮两款产品一道,以94.09分的高分成为中国最令人放心的黄酒产品。而塔牌、石库门等品牌也分别有2款和1款产品进入放心黄酒榜单前十。那么,你知道谁是最令人放心的黄酒吗?你知道黄酒的安全性该如何鉴定吗?糖酒快讯网为你带来相关报道。

  黄酒安全性涉及156项指标

  糖酒快讯网从绍兴获悉,2014年中国期酒市场委托“放心365”进行放心黄酒甄选,从消费者健康角度出发,对黄酒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期酒市场委托“放心365”对黄酒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抽检销售排名靠前、品牌影响力较大的51款黄酒产品,对重金属4项(铅、总砷、总汞、镉)、污染物2项(氨基甲酸乙酯、4-甲基咪唑)、真菌毒素1项(黄曲霉毒素B1)、微生物3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食品添加剂5项(苯甲酸、山梨酸、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塑化剂17项,共计32项进行检测。总检测指标共156项。在诸多评定指标中筛选出产品间有差异性的、对人体有积蓄性危害的定量指标作为分级依据,通过自建的科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划分不同等级,使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黄酒的安全性得以客观展现。

  据了解,安全分数可以反映产品的安全性高低。根据安全性分数,“放心365”将黄酒分为四个等级,分值大于90分的为一级,85到90分之间的为二级,80到85分之间的为三级,60到80分之间的为四级。据了解,此次共抽检51个黄酒产品中,28个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一级产品10个,二级产品12个,三级产品5个,四级产品1个。

  古越龙山缺席前十

  作为一个专业的安全食品甄选和信息发布平台,“放心365”方面表示,该安全性分级结果对消费者在选购黄酒产品时有非常方便的指导意义,应尽量选择安全分高的产品,建议消费者从一级产品名单中选择黄酒。

  糖酒快讯网记者留心观察了一下,此次“放心365”公布的位列前十名的一级产品单中,黄酒行业排名前四的品牌会稽山、金枫、塔牌均有产品入选,唯有行业龙头古越龙山缺席。同时绍兴产区企业,会稽山位列冠军,而古越龙山未有产品进入前十,是古越龙山未参加此次检测?还是检测过后没有达到一级标准的产品?截止记者发稿时,尚未联系上古越龙山方面,接下来糖酒快讯网记者将会就此事作持续性报道。

  七大物质入黄酒将危害健康

  既然十大安全黄酒已经出炉,那么哪些物质进入黄酒会影响消费者健康呢?糖酒快讯网在为十大安全黄酒做检测的“放心365”找到了答案。“放心365”方面表示,根据黄酒的特性,目前所能检测到的物质中,有7种物质进入黄酒后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第一大危害物质:黄曲霉毒素B1

  危害:长期摄入可导致肝癌和食道癌。

  主要形成原因:黄曲霉毒素B1可能是原料发霉引入的。

  第二大危害物质:塑化剂

  危害:塑化剂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会影响幼儿发育,影响成年人生殖健康。

  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塑料容器而溶出的。

  第三大危害物质:污染物(氨基甲酸乙酯、4-甲基咪唑)

  危害:

  氨基甲酸乙酯可能会引发癌症。

  4-甲基咪唑能导致动物长肿瘤,有可能给人体带来致癌风险。

  主要形成原因:氨基甲酸乙酯由黄酒中的一些物质及其分解物经发酵产生的。4-甲基咪唑主要是由于黄酒中使用焦糖色而带入的。

  第四大危害物质:重金属(铅、镉、总汞、总砷)

  危害:

  长期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导致生长缓慢、反应迟钝、对大脑造成永久的不可逆的损伤,铅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脑血管、骨骼系统造成损伤、损伤肝肾功能。

  长期摄入镉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导致骨痛病。

  长期摄入砷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病变,还可能导致癌变。

  长期摄入汞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肾脏、脑部、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原料种植过程中由于土壤、灌溉水污染,被原料作物吸收后经过加工过程而引入产品中。

  第五大危害物质:微生物(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危害:微生物超标可能会导致急性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肠胃炎等食源性疾病。

  主要形成原因: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原辅料带入以及生产过程中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第六大危害物质: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

  危害:

  摄入较多的安赛蜜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严重。

  摄入较多的甜蜜素可能会引起癌变,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摄入较多的糖精钠可能会致癌,主要引发膀胱癌,还可能引发子宫癌、卵巢癌和皮肤癌等。

  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口感而非法加入的。

  第七大危害物质:防腐剂 (苯甲酸、山梨酸)

  危害:

  苯甲酸及其钠盐对雄性动物具有生殖毒性,可导致精子畸形。

  山梨酸及其钾盐,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主要形成原因:生产过程中加入,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国家禁止添加到黄酒中。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