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09:11:00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2004年—2014年,这十年对于整个白酒行业,对于苏鲁豫皖板块,对于徽酒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十年。盘中盘模式的广泛运用,绵柔、淡雅等浓香亚品类的崛起,古井贡、口子窖、迎驾贡、金种子、高炉家、宣酒、皖酒等一大批徽酒品牌的攻城略地,让徽酒在中国白酒行业声名鹊起,名噪一时。
然而,曾经一度被业内奉为神话,被立为学习标杆,当下却已转变为一个屡被“批判”的群体。盘中盘神话礼赞早已不复存在,批判的点更是超出盘中盘这一单个角度,徽酒正陷入只重营销不懂品牌、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只会创造概念不关注消费者,只会内斗不懂外拓等诸如此类的全面质疑与批判之中。
但是徽酒在现代白酒发展进程中是不是也存在着被误读的成份呢?徽酒对现代白酒发展到底有没有贡献?在当下这个白酒转型期,行业回归冷思考、探索未来发展路向的时机下,我们除了批判之外更应该看到这十年来它为整个白酒行业所带来的贡献,因为它曾经为这个行业培养了4个30亿级、3个十亿级企业,还有许多5亿、3亿以及亿元级的中小型白酒企业。如此多的实力型企业,除川酒外无出其右。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酿酒板块,我们应该正视贡献、认清价值、拓宽视野,毕竟它仍是当前中国白酒营销最先进、最精细的一个版块。
那么,十年来徽酒对苏鲁豫皖版块、对行业到底有哪些贡献呢?
说到贡献,首先不得不说说盘中盘。
徽酒为白酒行业发展做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认为徽酒最大的贡献是创新,创新是一切贡献的源点。徽酒是一个从来不缺创新的板块,从上世纪90年代的包装创新、促销创新,到本世纪初的盘中盘营销创新、香型创新、口感创新等等,这个板块的每一次创新都曾经引发了业内的诸多关注与讨论。在这些创新中,盘中盘模式的诞生与运用,颠覆了中国白酒行业对白酒营销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无疑是徽酒对行业最大的贡献之一。
1998年,两个口子酒厂握手言和,组建了安徽口子酒业,推出新品“五年口子窖”,并与安徽金鹃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展开紧密合作,引入台湾酒水销售的“盘中盘”理论与实战技术,以后发优势快速抢占合肥、郑州、西安、兰州、南京等省会城市的餐饮终端。
第二个将盘中盘运用到极致的是高炉家。2003年的高炉家举全厂之力进攻安徽市场心脏合肥。通过终端拦截(主要是餐饮终端和流通市场)、明显代言(濮存昕)、包装提升、文化认同(“家”文化),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通过悬挂代表喜庆吉祥的印有大大的“家”字的大红灯笼,给合肥消费者形成很大的冲击,仅这一仗便奠定了高炉家在合肥市场的霸主地位。此举把使盘中盘1.0时代的终端盘中盘和2.0时代的消费者盘中盘进行有效融合,使盘中盘的理论和运用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2003年,高炉家酒在安徽的销量达到4个亿,其中仅合肥市就1.6亿元,占同档次酒销量的60%—70%。
2006年,双轮酒业已经实现了销售额过8亿元的规模,旗下主力产品高炉家酒,在安徽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在江苏和广东市场的销售总额也突破了2亿元,并且控制了合肥市场,至此高炉家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口子窖发起,高炉家推动,迎驾贡发展,经过三轮丰富,使得盘中盘模式更加丰满。此后,古井贡、种子酒、宣酒、文王贡、古漕运等徽酒品牌全数投入盘中盘的运用中来,各自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随着当年金娟广告公司衍生出的盛初、远景、方德、厚道、智邦达和王朝成、司圣国、孟跃、王健、陈斌、张健、纪家晶等一大批盘中盘理论的实践者投身白酒咨询行业,十年间极大地推动了神秘的盘中盘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广泛运用。
正是在徽酒带动下,整个白酒行业的营销观念得以根本改变,白酒营销重点从粗放的流通渠道转向精细化要求更高的终端餐饮和大卖场,白酒企业的销售能力大大提升。诸多区域强势品牌正是通过密不透风的终端营销术实现了对区域市场的强势控制,完成了对外来品牌的阻击,从而促成今天白酒产业传统名酒阵营和区域强势品牌平分天下的产业格局。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