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店周销售15万!洋河1号APP如何玩转O2O?

2014-09-03 09:26:00    作者:彭伟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关键词: APP 单店 洋河1号 销售渠道 东风
[提要]9月1日,有消息从洋河股份内部传来,洋河股份将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被誉为酒类APP鼻祖的“洋河1号”,有望最快在10月完成全国化市场布局。糖酒快讯网记者在体验时发现,在洋河1号上,消费者可以购买洋河、双沟、苏酒、星得斯(葡萄酒)等四大类25种热销产品。

  9月1日,有消息从洋河股份内部传来,洋河股份将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被誉为酒类APP鼻祖的“洋河1号”,有望最快在10月完成全国化市场布局。

  一年一度的双节旺季即将来临,各个厂商正在积极备战,以期在行业艰难时抓住仅有的几次机会让自己的产品动销。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促销大战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熊熊的战火把整个市场烤得如火如荼。据糖酒快讯网记者观察,“洋河1号”近期更是动作频繁,欲借中秋这一“东风”,加快全国化市场布局。

  “洋河1号”创单店周销售15万

  据悉,洋河股份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推出“洋河1号”APP客户端,随后,洋河1号微信公众服务帐号正式上线。运营范围从江苏到全国,目前已有浙江、广东、湖南等10余省市上线,拓展步伐稳健有序。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及APP进行线上下单,体验30分钟到货付款的类即时购物。

  糖酒快讯网记者在体验时发现,在洋河1号上,消费者可以购买洋河、双沟、苏酒、星得斯(葡萄酒)等四大类25种热销产品。一位“洋河1号”APP客户人员表示,消费者通过推荐好友安装、消费等积累积分,可以换购产品,参与抽奖。

  据了解,“洋河1号”自上线以来,凭借洋河股份现有庞大的线下资源,已吸引近1000家网点深度合作。今年6月份在南京举办美酒节活动期间,会员数量每天以万计增长,短短7天时间,产生订单5000多笔,单店最大销量近15万元。

  采取多入口策略

  是什么支撑起如此耀眼的业绩?记者也很想知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入口策略是“洋河1号”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洋河1号’上线至今,目前已开通手机APP、微信服务号、95019服务热线三种下单通道,其中95019作为洋河重磅推出的五位短号,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对于传统白酒消费者来说更易接受。”一位与记者熟识的洋河股份部门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据悉,95短号在酒企甚至快消品行业中诞生,是史无前例的第一家。该领导表示,目前江苏省内已可电话订酒,下一步即将在全国铺开,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未来的O2O消费是快捷为王,洋河的多入口便捷通道必将成为抓住用户的一张王牌。

  最快10月份实现全国布局

  糖酒快讯网记者从洋河股份了解到,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营,洋河1号电商平台在完成江苏全省服务全覆盖之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海南等六省已经完成全布局进入正式运营状态,北京、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江西等省市也将陆续上线,“公司此前就针对电商平台加大了投资力度和额度,‘洋河1号’最快有望在今年10月内实现全国覆盖,最慢也将在年底完成”,这位部门负责人表示。

  据糖酒快讯网记者观察,目前酒类O2O已进入“跑马圈地”阶段:“中酒网”将在2016年左右在全国发展1万家加盟店,县以上城市1小时送达;1919酒类直供网计划在2017年左右实现全国2000家门店的布局;借助“酒快到”拓展O2O业务的酒仙网也准备在今年底前完成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拓展。而洋河股份则计划用好其销售目前所覆盖的333个地级市和2862个县区的7000多家经销商,和直控的3万多地面推广人员,全力推动“洋河1号”在全国市场的安装和发展。

  “可以试想一下,‘洋河1号’一旦完成全国化布局,将实现一个覆盖全国超过8亿人口的半小时白酒销售配送生态网的建立,改变的估计不仅仅是白酒市场的格局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实现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把现有销售渠道+‘洋河1号’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相结合,并且产生双销售的企业,在行业转型期这是何等壮举,必然会助力洋河产品销售的推进。如果‘洋河1号’能够赶在10月内完成全国布局,那么此举将对元旦、春节这两个传统的销售旺季形成助力,未来洋河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洋河长期观察者、著名营销专家、北京方德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王健在采访时表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