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倒着坐车更易晕车

2013-09-06 14:14:00    作者:   来源:健康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晕车 运动病 期望 输入 角加速度
[提要]老百姓说的晕车在医学上是晕动病中的一种,是因机体暴露于运动环境中, 受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症候群,其因运动环境的不同而分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等。正向坐车时,我们从感受器得来的信息与储存的信息相匹配,当然不会晕车。

  老百姓说的晕车在医学上是晕动病中的一种,是因机体暴露于运动环境中, 受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症候群,其因运动环境的不同而分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等。为什么倒着坐容易晕车呢?

  三维空间与四种感觉有关

  人的三维空间定向建立在四种感觉输入基础上。一是感受重力和直线加速度的耳石信息,二是感受角加速度的半规管信息,三是视觉信息,四是本体感受信息。在静止环境中和在地面自然运动环境中, 四种感觉器官存在协同作用, 即身体所处的状态向大脑传递一致的信息。但当身体处于某些运动环境中, 它们传入中枢的信息有某些是畸变的空间定向信息, 与原有的模式不同, 各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因矛盾而发生冲突, 致使协同作用受破坏, 引起机体平衡系统功能紊乱而发生晕动病。例如人坐车时,视觉传入的是运动的信息, 但前庭传入的是静止的信息, 视觉与前庭感觉冲突而发生晕车病。这种冲突可发生在上述四种感受器所感知的定向信息之间。

  当人在地面上行走、跑步或跳跃时, 由于这些运动产生的角加速度或直线加速度均在人体生理阈限内, 因此不会发生运动病。当乘汽车时,人处于快速运动环境中, 车有时产生的加速度超过人体生理阈限, 当达到一定的时间积累时, 就可发生晕车病。另外,视觉、前庭、本体感觉系统的输入信息与中枢储存的经验信息不匹配时也易发生晕车。在中枢系统内有某种形式的储存记忆, 同时对上述三个系统输入的信息进行对照比较。在地面自然运动环境中, 从各感受器中来的输入信息与储存的期望信息一致, 则反应正常。但如在新的或不熟悉的运动环境中,输入信息与期望信息不一致,即不匹配,就会引起晕车病。同时这种不匹配还可改变储存的信息, 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联合。宇航员在进入宇宙空间初期, 宇宙运动病发病率高达40%~70%, 这是由于进入宇宙后,人所感受到的信息与储存的信息不匹配, 经数天适应后就能建立新的信息联合。但当他们经过长期航天飞行环境回到地面环境时, 由于过去在地面环境中建立的储存信息在宇宙航行环境中已重新编排, 变为一种新的储存信息, 与回到地面环境所感受的信息不匹配,所以就会再次出现运动病。

  “现实”与“期望值”不一致就会晕车

  知道了发生晕车病的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倒着坐车更易晕车了。人在坐车时注视的方向与车行驶的方向一致,座位对背部及颈部、臀、腿的挤压产生本体感觉,视觉的感受是景物从小到大纷纷向后退去,来自于平衡器官的感受是存在直线加速度,这些运动感觉传递给中枢,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经验和预期,储存在我们的中枢神经内。

  正向坐车时,我们从感受器得来的信息与储存的信息相匹配,当然不会晕车。而当我们反向坐车时,人的本体感觉信息、前庭加速度以及获取的视觉信息,与人之前存储在中枢系统中形成的模板发生冲突,即“输入”的信息与“期望”信息不一致,就可能晕车。至于为什么某些人容易晕车,而另一些人不易晕车,这可能与个体对晕车病的易感性有关。(田 琨整理)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