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11:05:00 来源:金陵晚报 我要评论
农历三月三刚过,民间有句俗语“三月三,荠菜做灵丹”,这荠菜到底有什么功效,为何三月那么多野菜,偏偏是它能媲美灵丹?它究竟有多灵呢?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句。唐代,荠菜更是春天里广受欢迎的美食,人们甚至还将以荠菜为主料的春盘作为礼物。农历三月的荠菜,叶嫩根肥,味道鲜,八大菜系中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如淮扬菜中的“荠菜冬笋山鸡片”、鲁菜的“荠菜鱼卷”、徽菜的“荠菜丸子”等。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中医认为,荠菜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软坚散结、益胃等功效。
对于有胃部疾患和因为上火导致的眼部疾患的人尤其合适。
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由于荠菜可以通过利尿、散结等作用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所以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对防止软骨病、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系统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感染均有较好的功效。
荠菜除了食用防病保健,还可以外用保健。苏东坡《物类象感志》 中说:“三月三,收荠菜花置灯擎上,则飞蛾、蚊虫不投。”
此外,荠菜花晒干后有一股特殊香味,有的地方老人会用荠菜花缝制一个小包,戴在儿童身上,俗称“香草包”,用来辟邪。
需要提醒的是,荠菜性稍凉,体质虚寒的人以及胃寒的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