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
近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在短短一周内连续收治了4名危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年龄介于3岁至11岁之间。在该院儿科二病区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所有患儿均在2天内成功纠正酸中毒,病情得以稳定,并顺利出院。这一罕见病例的集中出现,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儿童1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务必高度警惕“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信号。
危重患儿集中涌入,症状各异易误诊
据该院儿科二病区副主任刘慧介绍,这4名患儿入院时均因不同症状被初步怀疑为其他疾病:11岁的嘉嘉(化名)因呼吸急促被怀疑为喘息性肺炎,3岁的正正(化名)因精神差、嗜睡被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1岁的睿睿(化名)因腹痛被怀疑急腹症,6岁的初初(化名)则因尿频尿急被怀疑尿路感染。然而,经过详细问诊,医生发现这些患儿在发病前1-2个月均有“三多一少”的表现,但家长并未重视。入院后,患儿血糖值均超过30mmol/L,血气分析显示pH值最低至6.984,属于严重酸中毒,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精准救治显成效,本地化方案护航患儿安全
面对集中出现的危重患儿,儿科二病区团队迅速启动本地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方案,通过精细化液体复苏、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等关键治疗,仅用2天便成功纠正酸中毒,抢救成功率10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补液速度、胰岛素剂量、电解质补充时机都至关重要。”该院儿科主任丁红芳表示,“我们的本地化方案结合临床实践和最新指南,优化了救治流程,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告别血糖“过山车”,胰岛素泵护航患儿康复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于2022年在东营地区率先开展儿童胰岛素泵技术应用,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经过三年的规范化发展,技术日趋成熟。今年6月,该院配备专用儿童胰岛素泵后,这项关键技术获得了更便捷的发展平台,为糖尿病患儿提供了更精准的诊疗选择。在患儿成功度过急性危重期后,胰岛素泵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能实现精细灵活的胰岛素输注,尤其对新发1型糖尿病患儿,可快速平稳控制血糖,大幅减少血糖剧烈波动(“过山车”式血糖),并辅助患儿及家长掌握管理技能。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医疗团队及时为符合条件患儿启用胰岛素泵治疗,使血糖短期内达到理想目标,大幅缩短住院时间,为出院后家庭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隐匿起病需警惕,早期识别“三多一少”是关键
一周内连续收治4例新发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较为罕见。1型糖尿病本身发病率较低,且儿童起病往往隐匿,早期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问题(如天气炎热喝水多、生长加速吃得多等),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就医。若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饮(异常口渴,频繁大量喝水)、多食(容易饥饿,食量明显增加)、多尿(尤其夜尿增多,可能出现尿床)和体重减轻(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的情况下体重下降),务必高度警惕,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进行血糖和尿糖检测。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是避免发展为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简单的血糖或尿糖检查就能提供重要线索,切勿因症状看似“不严重”而延误就医。
此次集中救治成功,不仅展现了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专业实力,凸显了其本地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方案与胰岛素泵技术的应用优势,更标志着该院在小儿糖尿病综合诊疗领域迈上新台阶。同时,这一案例也再次警示:儿童糖尿病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家长切勿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治疗,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至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阶段。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