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百岁禁区” 东营103岁老人重获行走希望

2025-10-29 08:43: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封富璘

  大众网记者 封富璘 东营报道

  “太感谢你们了!是医生护士的妙手,让我家老人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2025年国庆节前夕,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关节外科病房里,103岁尹奶奶的家属紧紧攥着医护人员的手,眼眶泛红,话语里满是藏不住的感激。

  这份沉甸甸的感谢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向“高龄手术禁区” 发起的挑战——9月30日,关节外科团队历经精心筹备与精准操作,成功为尹奶奶完成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用精湛医术让这位103岁的超高龄老人挣脱“卧床魔咒”。

  百岁跌倒:一场可能“致命”的骨折

  不久前,103岁的尹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左侧髋部瞬间传来剧烈疼痛,身体无法动弹。家人立即将老人送往东营市人民医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

  对于103岁的超高龄患者而言,这场骨折堪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尹奶奶的情况更特殊,不仅有严重骨质疏松,还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病,身体机能早已衰退。数据显示,这类患者若选择保守治疗,长期卧床极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一年内死亡率超30%;可若要手术,老人对麻醉的耐受度差、骨折复位难度高、术后恢复慢,每一步都是“生死考验”。

  多科联手:为百岁生命定制“护航方案”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高龄从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区,关键在精准评估和科学预案。” 关节外科副主任宁波第一时间牵头,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科专家紧急集结,围绕老人的心肺功能、基础病控制情况、骨密度水平展开全面评估,逐一推演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经过反复讨论,确定 “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方案。通过小切口完成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创伤、降低出血风险,让老人术后能更快恢复。手术室护士长田玲带领团队提前调试手术设备、规划操作流程,病房护士长王凤丽则同步制定术后康复计划与并发症预防方案,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生命护航闭环”。

  30 分钟手术:“针尖上”重塑生命支撑

  9月30日,手术如期开展。麻醉科团队全程紧盯尹奶奶的生命体征,精准调控麻醉深度,为手术筑牢“安全防线”;手术团队在透视引导下小心翼翼地调整骨折位置,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米。

  “老人骨骼疏松严重,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全程像在‘针尖上跳舞’。既要保证复位精度,又要避免损伤疏松的骨骼。”主任医师高吉海术后介绍。微创技术的应用让老人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为早期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医护同心:守护百岁老人的生命尊严

  护理团队从细节入手,病人从入院到手术,出院围绕病情观察评估、护理计划制定及措施落实、生活照顾、预防并发症以及康复指导等全流程管理。术后次日,尹奶奶已能在床上自主坐起。术后一周,尹奶奶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她不仅能自主翻身、正常进食,疼痛彻底消失,还会主动和病友唠家常,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术后这些天,老人睡得安稳、吃得香甜,多亏了咱们的医护人员!” 家属每次见到查房的医生护士,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此次103岁老人髋部骨折手术的成功,不仅打破了高龄手术的 “禁区”,更彰显了东营市人民医院在老年骨科疾病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印证了“医护康”一体化体系的成熟高效。下一步,医院关节外科团队将继续深耕老年骨关节疾病诊疗,用专业与温度,为更多高龄患者守护生命质量与行走自由。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