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1 08:47:00 作者:刘冬辉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12月31日讯 据黄河口晚刊消息,近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鼓励和支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全面提升创业就业服务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我市出台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发[2013]19号),在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提高创业补贴标准、扩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建设创业载体、提升创业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今后五年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记者从政策中得知,从2014开始至2018年,市政府每年从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安排不少于6000万元作为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促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等;从2014年起,对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小微企业,给予1万元的创业补贴;对吸纳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照创造就业岗位数量给予每个岗位20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对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个体工商户,给予4000元的创业补贴;到2014年底,市级担保基金增加到2亿元,各县区担保基金增加到不低于1500万元。从2014年起,全市各类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提高到1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
除此之外,创业载体建设将得到加强。各县区通过政府投资、鼓励高校和企业建设、社会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对孵化效果好、企业存活率高的给予一次性奖补;每年评估认定一批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每处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资金。启动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创建工作,对市级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3万元。
创业就业服务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建立创业导师队伍,2014年底,在市县两级均建立创业导师库,加强创业培训、实训工作,今后五年每年组织6500人参加创业培训。依托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2公里为半径、半小时为时限,着力打造东营市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记者 刘冬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