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4 10:09:00 作者:牛明明 齐绍安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与心动的TA甜蜜牵手,无疑是这个春天最温暖的情愫。23日,由黄三角早报报主办、东营万达广场冠名的“2014我们约会吧”东营春季相亲大会在东营万达广场完美落幕,三千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单身男女汇聚一堂,在轻松浪漫的活动氛围中,放下平日的矜持与羞涩,勇敢地开始了自己的寻爱之旅。据统计,相亲会三天时间,现场人流量超过一万人,创下新高。
万余人参与相亲会
现场人气爆棚
23日,相亲大会现场和风暖意,人头攒动,大约有三千余份相亲信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相亲者。相亲会三天时间里,上万名市民来到现场,为自己或者亲友寻找另一半。其中,相亲会举办之前,就有将近2000人报名,举办期间,又有一千余名单身男女加入相亲队伍。三天时间,加上没有填表的相亲者和家长们,共吸引了上万人来到现场。
据相亲会现场报名处工作人员介绍,相亲会第一天有400多名报名者,周六现场人数达到了高峰。即使到了最后一天,现场报名的单身男女还是络绎不绝。“我们为现场报名的相亲会员准备了1200多份相亲海海报,但是到了23日下午,现场准备的相亲海报都已经发完了,不少相亲会员不得不在白纸上填写自己相亲信息。即使没有海报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相亲的热情。”该工作人员说。
23日早不到八点,就有不少人来到相亲大会现场,九点半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前来寻缘,还有一些是会员的朋友、父母,“过来帮忙把把关”。截至13日下午,相亲会现场还是人来人往,很多人在相亲走廊前流连忘返。“活动举办得很成功,现场的气氛也很活跃,一方面,为东营很多单身男女提供了一个认识、结缘的平台,是一次很好的公益活动。另一个方面,也给周边商家带来了不少人气。”东营大连万达广场工作人员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中意的另一半。”
孩子不急父母急
相亲人群中四成是家长
当日,部分报名者虽然因工作原因而未到现场,但是代替他们“出战”的父母组成了相亲团,来到现场对着信息卡又是拍照又是记录,这也让现场氛围更加火爆。记者注意到,忙碌的家长们带着笔、本子、眼镜、水,装备齐全,除了记下资料,还会主动搭讪。记者看到,初阿姨本子上记了五六条信息,“家长们一聊,不但了解孩子,还能对双方的家庭都有所了解,放心。”现场专程赶来为孩子相亲打头阵的“父母团”成员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家长占到总人数的四成以上。
在电厂工作的郭先生夫妇从相亲会第一天开始就来“蹲点”,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他老两口中午连续三天都没回家,饿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小店里吃一点,吃完以后赶紧回到现场继续“作战”。郭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今年29岁,在外地读完大学之后,就回到了油田医院工作,长相乖巧文静,前几年有不少追慕者。但是由于女儿比较内向,也并不急于找对象,就这样“剩”下了。相亲人群中,戴着老花镜的他,一边审视相亲海报上的信息,一边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显得格外认真。“女儿的年龄一点点大了,总不能让她一直耽搁下去啊。反正,只要女儿一天不出嫁,我就还得为她的相亲忙活。”郭先生说。
王阿姨一家都是油田职工,她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31岁,从事石油开发工作,但一直没有找到结婚对象。“一是工作忙,没时间。二是儿子本身不善于和异性交流,所以由我先物色,替他把把关,也给他多创造点儿机会。”
相亲结束 寻爱未止
“期待下一次相亲会的完美邂逅”
23日下午4点,本报相亲大会接近尾声,相亲大会现场报名处却聚集了不少人。原来,这些闻讯而来的单身男女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本次相亲会的“末班车”。他们正试图说服工作人员,把他们的信息登在相亲走廊的信息展示卡上。待工作人员解释相亲会即将结束,悬挂相亲展示卡已错过最佳时间之后,这些单身男女开始转变策略,在相亲走廊上搜寻起了信息。
“下一届相亲会什么时间?我一定不会再错过报名了。”来自西城的小宋告诉记者,前两天他正好赶上出差,去了一趟广州,今天中午才刚回来,就听朋友说黄三角早报社在东营万达广场举办了相亲会。“我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急匆匆赶来了。下午虽然报上了名,但是信息挂出去的太晚了,感觉有些遗憾。”说到这,小宋有些失落。
相亲会结束后,很多单身男女咨询预约下一届。相亲会已成为本报在东营的品牌活动,今后不同形式的相亲会将陆续登场。还在为“脱光”奋斗的男身男女,如果您想了解本报相亲会的最新动向,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关注。一:加入本报相亲群。“黄三角早报相亲聚缘群”:138776138。另外,也可订阅《黄三角早报》,随时关注本报相亲会动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