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入冬以来一氧化碳中毒高发 医院最多一晚接诊三例

2016-12-13 08:34:00    作者:   来源:东营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患者 中心医院 医院进行 胜利油田
[提要]“自11月下旬以来,一氧化碳中毒进入高发季节。12月12日,针对不少市民存在的一氧化碳中毒误区,秦晓风一一进行了解答。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自11月下旬以来,一氧化碳中毒进入高发季节。”12月12日,记者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获悉,近一个月内,医院已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超10例,最多一晚曾连续接诊三例,“多是家庭用气不当造成,且许多市民对中毒认识不足,耽误了诊治时间。”

  据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秦晓风介绍,今年入冬以来,尤其是进入11月下旬,医院接诊的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患者增加,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所幸多为轻度和中度症状,并无重度患者,“但往年曾有死亡案例,还需要引起市民的重视。”而在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中,他提到,家庭用气不当占一大部分,“若炉灶安装不规范,再加上通风不足等,就很容易引发中毒症状,有一患者就是在开着热水器洗澡时,窗户关的太严,引发了一氧化碳中毒。”

  秦晓风还在接诊的患者中发现一个现象,“不少人对一氧化碳中毒认识不足,在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并未放在心上,仅仅当作了其他病症的表现,从而延误了救治时间,有很大的隐患。”据其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轻者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会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等。

  市民需谨记一氧化碳的家庭救护方法: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头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观察病人变化。家庭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时,要确保煤炉烟囱安装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等。此外,如果真的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应该马上做一些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不要拖延,争取救治的黄金时间。

  一氧化碳误区,别踩!

  12月12日,针对不少市民存在的一氧化碳中毒误区,秦晓风一一进行了解答。

  误区一: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冻一下会醒。

  有爷孙二人同时一氧化碳中毒,村子里的人将两人抬到屋外,未加任何保暖措施。抬出时两人都有呼吸,待救护车来到时爷爷已气断身亡,孙子因严重缺氧导致心脑肾多脏器损伤,两天后死亡。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煤气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误区二:认为有臭渣子味就是一氧化碳。

  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有股臭味,会引起头疼头晕。而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一氧化碳中毒,这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三: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误区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

  有一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经医院积极抢救,两天后患者神志恢复,要求出院,医生再三挽留都无济于事。后来,这位患者不仅遗留了头疼、头晕的毛病,记忆力严重减退,还出现哭闹无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家属对让患者早出院的事感到后悔莫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有并发症或后遗症者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