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发布特殊群体关爱救助成果:累计发放保障资金超2299万元 精准托底民生幸福

2025-10-16 18:16:1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乃馨

  大众网记者 李乃馨 东营报道

  2025年10月16日下午,东营区召开2025“品质民生·幸福万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特殊群体关爱救助专场。发布会全面介绍了一年来东营区在关爱救助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群体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创新实践。

  兜底保障坚实有力,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创新突破

  发布会指出,东营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社会救助改革为动力,持续筑牢民生保障网。

  在基础保障方面,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2299.46万元,惠及低保对象1445户2270人,城乡特困人员578人。临时救助机制高效运转,已实施救助50例,发放资金30.03万元,单户最高救助额度达7.53万元,有效发挥了“救急难”作用。同时,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荧光行”入户走访活动,已完成837户家庭的深入探访,确保关怀到位。

  在服务效能方面,东营区作为全省数字民政救助系统与财政“一卡通”系统对接的三个试点之一,率先完成试点任务并贡献了宝贵经验。该系统实现了低保金、分散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等资金的精准、安全、及时发放,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流程,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范本。

  在救助格局方面,创新构建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救联体”网络,打造了社会救助“大实体”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1处区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9处镇街服务站、32处村(社区)服务点。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实现动态监测2977次,数据共享联动50余次,成功主动救助52人次,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关爱措施细致入微。已完成8118名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全面信息采集。创新实施困境儿童“一事一议”联席工作模式,已为2名特殊儿童提供有效支持。“河海未来·益童成长”关爱项目深入开展,举办了包括劳动实践、非遗体验、趣味运动会等在内的15场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困境儿童50名,发放温暖包22份,助力实现“微心愿”35个。

  助残服务精准赋能,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东营区在残疾人服务领域聚焦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

  通过深入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已为983人提供集成服务,为108人开展上门评残,受理“跨省通办”91例,办理时间平均缩短至15天,申报材料和环节大幅减少,便捷度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配合相关部门为68名残疾人办理提前领取养老保险,为1348名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为3782名残疾人缴纳医疗保险,为2687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762户残疾人家庭享受水电气暖补贴,保障网越织越密。

  残疾人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采用“政府+机构+家庭”三方共育模式,为253名0-17岁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实现“应救尽救”。构建医康养结合的托养体系,为95名残疾人提供机构托养,为137名提供居家服务,为10名提供日间照料,基本实现“应托尽托”。实施促进就业的“彩虹工程”,通过走访、培训(如面点、编织、短视频制作等)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35人、农村残疾人就业110人。

  计生家庭扶助机制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东营区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将其作为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措施、投入、落实“四到位”。认真做好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工作,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纳入及时率、准确率,确保“应扶尽扶”。严格数据信息核查,对情况变化者及时动态调整。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流程,借助信息共享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已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655.344万元。

  整场发布会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全面展示了过去一年东营区在特殊群体关爱救助工作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扎实成效,彰显了区委、区政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兜牢民生底线的坚定决心。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