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伊拉克战争留下的重要遗产

2013-04-08 09:04:00    作者:王勇   来源:学习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网络战 伊拉克战争 网络攻击 伊拉克军队 战争样式
[提要]刚刚过去的3月20日,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十周年纪念日。回溯一下10年前伊拉克战争中的网络战,虽看不见硝烟,却跌宕起伏,并对美军的快速取胜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及军方的网络攻击力量,利用各种网络攻击手段,对伊拉克不宣而战,伊拉克政府及军方的各重要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均遭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攻击。

  刚刚过去的3月20日,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前后,西方社会有着许多迟到的反思。其中包括对情报失误、决策失误和战略失误的评判,甚至认为,美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信誉代价,不仅未能打赢“反恐战争”,反而让美国“失去了重要的十年”,以至让中国“快速崛起”等等。然而,这场战争也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好处。除人们时常提及的美国铲除对手并瓦解了中东的“反美阵线”,插足中东并巩固美国冷战后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以及增强了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外,更重要的就是在伊拉克试验了一种新的战争样式——网络战,并使它成为后来开启“阿拉伯之春”的钥匙和提升美军21世纪新战力的重要手段。回溯一下10年前伊拉克战争中的网络战,虽看不见硝烟,却跌宕起伏,并对美军的快速取胜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军依据“总统令”开辟网络新战场

  早在伊拉克战争开打之前,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就于2002年7月签署了一份“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该“总统令”不仅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网络攻击的战略,而且就向伊拉克这样的“敌对国家”展开网络攻击提出了指导性的原则。随后,美国的决策当局与军方均加紧了伊拉克战争另一个战场——网络空间的实战行动筹划。其中,白宫于 2003年年初专门在麻省理工学院召集了一个“专家咨询会”,并成立了一个“网络战研究联会”,以讨论制订网络战的作战理论框架。国防部则就网络战的力量组成、行动和任务等开始进行具体准备,并委派当时的两星将军戴维维布莱恩负责该网络战部队的指挥。当时美军的网络部队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试验各种现有网络武器的效果,二是制订美国使用网络武器的详细条例,三是培训出实战型的网上攻击队伍。这支部队在布莱恩将军的率领下,根据“总统令”的要求和国防部的计划,精心策划了一场“倒萨达姆行动”的网络战。

  伊拉克网络战先于空袭打响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实施的大规模空中突袭,常被用作界定伊拉克战争开始的一个标志。但实际上早在3月14日前,伊拉克战争就已经在网络空间打响了。美国政府及军方的网络攻击力量,利用各种网络攻击手段,对伊拉克不宣而战,伊拉克政府及军方的各重要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均遭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攻击。伊拉克方面因技术落后加上无预先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不是被瘫痪,就是遭到“接管”。于是,伊拉克依赖于网络的各重要部门,包括军队的指挥与通信系统,均陷入了混乱。这种在网络空间实施的“先期作战”,效果远胜于传统的“火力准备”,它为美军随后展开的军事打击赢得了主动。它的特殊功效也昭示着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作战方式的一种新变化。

  电子邮件成为摧垮萨达姆政权的秘密武器

  在对伊拉克战争的研究中,一般都较关注于美英联军高技术兵器那些令人目眩的表现,秘密武器不是指隐形战机就是指反导系统,却鲜有人联想到现在广大网民几乎天天都在发送与接收的电子邮件。然而,正是这种如今较为普通的电子邮件,却在10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中真正扮演了导致萨达姆政权快速倒台的秘密武器角色。美军的国防部总结材料中曾提到,虽然自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就通过“石油禁运”、“防武器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和建立“禁飞区”等措施,来遏制伊拉克恢复元气,但其仍对摧毁拥有庞大执政资源和精锐“共和国卫队”的萨达姆政权心中无底。于是,通过黑客技术手段,将大量揭露萨达姆家族弊端(列数了萨达姆执政20年的种种“罪状”)的邮件和“劝降信”发送到了许多伊政府官员、军队指挥官以及广大使用网络的普通民众电子信箱中。这些邮件引起了伊拉克高层及军队指挥人员的恐慌,还导致了民众对萨达姆家族的猜疑,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抵抗意志,无形中动摇了伊拉克的抗美决心。美国军事专家、曾任五角大楼战略家的安德鲁鲁克莱皮纳维奇曾认为,这种先期展开的网络战对美英联军顺利推倒萨达姆政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在促成伊拉克军队迅速瓦解方面,威力甚至超过了大规模的空袭。

  网络战贯穿于伊拉克战争始终

  网络战并非只在联军对伊实施军事打击之前进行,而是贯穿于整个伊战之中。就在3月20美英联军对萨达姆实施“斩首”式空袭后,美军的网络战人员就通过网络大量散播萨达姆及其两个儿子被“铲除”的消息,以动摇伊拉克的民心,直到后来萨达姆露面后谣言才被揭穿。而随着美军的推进,一些肩负有网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即先于作战部队潜入到巴格达市区,借助便携式电脑很快入侵到伊拉克的一些指挥与通信系统,切断了萨达姆与其他高级指挥官,以及伊拉克指挥中枢与各作战区域的联系,使伊军陷入一种被割裂的无指挥状态。而美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作为首个数字化师,则在伊战中一路突进,其先头部队携带各种网络战装备,于4月13日到达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为美军全面控制伊拉克的网络空间,顺利结束 20余天的军事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拉克网络战开启了网络安全的新模式

  伊战中除美国所实施的一些网络攻击行动外,无论是在伊战前,还是在交战中,一些来自伊拉克、各类“亲伊组织”和世界其他国家“反战组织”的“网络勇士”们,也对美、英、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商业、政府和军方网络实施了大量的攻击。这也反映了另一种现象:网络战是双向实施且战线十分模糊的,即使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也将面临着网络安全的巨大挑战。而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们的安全软肋也更加暴露。如今不仅是国家,就是较小的“非国家行为体”,乃至个体,都会成为网络安全的制约因素。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实施的网络攻击行为,无疑为今后在各种国家间对峙中的网络攻击开了先例。近年来,各国纷纷为迎接网络空间的安全挑战而制定新的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不仅建立了网络战司令部,而且建立了近40支专门的网络战“任务部队”。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安全观,将来自网络空间这种虚拟而又无处不在、难分疆界的新威胁,纳入国家的安全战略筹划中,并建立由国家权威部门统管的各专业组织与力量,制定相对完备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新“网权”的争夺中谋取主动。(王勇)

东营大众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