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展播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红豆奶奶”义务理发五十余载 15万颗红豆诉党恩

2025-08-14 07: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奕宁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84岁,还坚持做志愿服务的人,该是什么样子?

  记者见到赵晓凤时,她脸上妆容精致,身着蓝色半裙,胸前党徽闪耀,颈间蓝白围巾轻扬。她说话爽利如竹筒倒豆子,兴致来了便起身高歌,走路带风,嘴角眼梢总挂着笑意,最爱听人唤她“晓凤”。问及年龄,她朗声答道:“我18!为人民服务最青春!”

  1969年,赵晓凤跟随丈夫来到胜利九二三厂(现胜利油田),插秧、干农活,繁重体力劳动之余,她看到石油工人生活条件艰苦,头发长了没地方修剪。曾学过理发的她主动请缨:“我能义务给大家理发!”于是,田间地头的短暂休息时间,成了她的“义务理发点”。她一边挥舞剪刀,一边讲述父母参加革命、共产党带来新生活的故事,志愿服务的种子与红色宣讲的初心,悄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社区里瘫痪在床和行动不便的老人遇到理发难题,便毅然决定把理发室搬进他们家中,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白天我要干一天的农活,晚上回家要先做家务,然后再上门给大家理发,经常干到晚上深更半夜。那时候真没觉得累,就觉得能为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家属做点什么,我很骄傲。”赵晓凤告诉记者。

  2011年,赵晓凤带头成立了晓凤义务理发室。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每次理完发后,大家都会在瓶子里放一颗红豆作为记录。“红豆象征着奉献,现在数数,瓶子里的红豆已经积攒了超过15万颗。”

  如今,“晓凤义务理发室”已发展到18家,这支平均年龄75岁的志愿服务团队,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理发扩展到了按摩推拿、收拾卫生、心理疏导等。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3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队长,对公益近乎“偏执”的赵晓凤始终秉承“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的信念,用行动践行着钟爱的公益事业。

  一件白大褂、一个理发包,是她不变的装备;一边志愿服务,一边宣讲红色故事,是她365天风雨无阻的日程。每周工作日,她带领志愿者们奔赴固定服务点或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作为“明星宣讲员”,她的足迹遍布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网络,以“舞台上的党课”“广场开放麦”等鲜活形式开展百姓宣讲。敬老院、理发站点、红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处处都有她的声音。56载春秋,3300余场宣讲,80000余人次听众,她的志愿故事与红色信念,深深播撒在黄河入海口的沃土上。

  在赵晓凤的心中,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次到学校宣讲,她都会记得带上几颗红豆。宣讲结束后,她小心翼翼地把红豆放在学生代表手中,说:“孩子们,这小小的红豆代表的是爱心,我把红豆交给你们,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长大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把红豆交给孩子们的那一刻,她也把红色基因种在了孩子们心里。

  一把剪刀,走了56年;一颗红豆,见证了无数变迁。赵晓凤却说:“能帮到别人,我就感到很幸福。”

  玻璃罐里的红豆仍在增加。阳光透进罐子,将颗颗红豆映照得透亮、温暖。她的话语坚定而深情:“只要我还能动,这把剪刀就不会停,这些故事就会接着讲。”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