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外地知青来东营回顾风雨路程

2014-10-31 09:15:00    作者:孙娟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外地;知青;回顾;风雨路程
[提要]朱琳是左撇子,刚从中学毕业的她连豆子都没见过。1962年,17岁的朱琳在青岛参加了黄河农场的招工,成为一名大田工。李洞普(原籍青岛,1962年来东营):五十年都走过来了,我们一路走得不容易。

为了你我留下来 

  大众网东营10月31日讯 朱琳是左撇子,刚从中学毕业的她连豆子都没见过。在黄河农场割豆子时,双手被坚硬的豆荚刺得血肉模糊。她想,锻炼三年就回青岛老家。而三年后,她认识了同为知青的李洞普。 

  1962年,17岁的朱琳在青岛参加了黄河农场的招工,成为一名大田工。从未干过农活的她把活计一样样学起来。知青们苦中作乐,每周六就组织文艺汇演。抄歌是文艺青年最喜欢的文娱活动,一本歌本经常在知青之间传阅抄写。1965年,朱琳想要抄写《红霞》,借读同为青岛知青的李洞普的歌本。爱好绘画的李洞普将歌本设计得精美巧妙,让朱琳爱不释手,大胆地“据为己有”。正是一本歌本让两人一见钟情。 

  那时男女大防是金科玉律,两人并没多少私下接触的时间,每次文艺演出成了两人唯一能多说上几句话的机会。一个拉扬琴,一个吹笛子,台上他们因为音乐心生灵犀,台下两人相互照应。相处半年后,朱琳忽然被大姐叫到天津。一个小伙子拎着东西来拜访,大姐回来问小伙子如何,朱琳才恍然大悟大姐想给她“相亲”。如果朱琳同意,她就可以离开农场调到天津,回到姐姐身边。“我没看过小伙子。”朱琳诚实地说,尽管那时李洞普从未表达过心意,但她已经在心里认定,这个人就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 

  1967年,李洞普被调往六分场,两人开始通信。从未说过一句情话的李洞普,在信中喊她“琳”,信中那些琐碎的农活絮事,因为这个称呼而染上了喜悦的色彩,两人的关系就此确定下来。1968年,两人因工作变动调到一起。一位老乡要回青岛,李洞普忽然插话说,给母亲带个口信,自己要结婚。在一旁的朱琳大吃一惊,回过神后无比喜悦,自己终于可以有个家了!“从今往后,有了委屈可以有地方说,有了苦可以有地方诉,我终于有了家,有靠山了!”15平方米的新房,知青们喜气洋洋地送来脸盆、暖壶等用品,一场简单却热闹的婚礼之后,两人成为一家人。 

  朱琳的判断没有错,宽容且风趣的李洞普确实会疼人。婚后朱琳调整岗位做了教师,身为电工的李洞普每天骑着自行车先送朱琳到学校,再赶到单位上班。朱琳经常备课到晚上十点,李洞普就在一边泡好茶、备好热水袋陪伴;现在朱琳胃不好,李洞普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为她熬粥,每天陪着她步行五公里;每次朱琳单独出门他都不放心,在后面悄悄跟着,遇到红绿灯就出声提醒妻子。形影不离的两人至今经常被朋友们戏称为“老鸳鸯”。两人不曾说出过执子之手,也从未给过对方承诺,甚至连张像样的合影留念都没有,就这么一路扶持着,从背井离乡到安家立业,从一无所有到儿女成家,走过了46年。期间的悲喜哀乐,浓得像化不开的牵绊,让两人从彼此生命里再无法抽离。 

  “人生再没有一个五十年。”李洞普说,他想两人都好好的,等到结婚五十周年时好好庆祝一下,纪念半个世纪的风雨路程。 

  他乡变故乡 

  1962年10月,家境贫困的朱琳为了“能吃口饱饭”,参加了黄河农场的招工。年仅17岁的朱琳坐着拉煤的敞篷车到了黄河三角洲,一路上被呛成“黑鬼”的她,下车眼见这片土地荒无人烟,忍不住擦起了眼泪。伴随他们哭声的是一桶白菜炖猪肉,是这片土地欢迎他们的见面礼。那一年,401名青岛知青投身到黄河农场的建设中来。 

  黄河农场成立于1956年6月,位于垦利县境内,因黄河携泥、裹沙淤积而成得名。当年的大、小孤岛遍地荒草,人烟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农场的开拓者们,初到这片原始滩涂,住没房、行没路,当时被戏称“大孤岛三件宝,苍蝇、蚊子加小咬,荆条疙瘩真不少,狐狸野兔满地跑,住窝棚喝卤水,二三年内不洗澡。”朱琳是第一代黄河农场人。春天锄地,夏季麦收,秋季收玉米、稻子,冬天挖沟(水利渠道),他们利用锨、锄、镰、犁等落后的生产工具,人畜结合,开荒种地,烧砖建房,为改造荒土地挥洒着汗水。 1964年麦收时节黄河发大水,积水一米多深,已成熟的麦子都被泡在水里,全体职工上阵抢麦子。连续多个小时被泡在水里,却没有人喊苦喊累。就从那时起,朱琳从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她与其他人一起,把农场改成了世外桃源。几千亩的麦田里拖拉机穿梭着,沟间的鱼捞出来就能端到厨房煮汤,就着月光在二层亭阁上看瓜,李洞普拿着笛子吹一段抑扬顿挫的曲子……那时的黄河农场可谓鼎盛时期,196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引黄灌溉实现了水利化,植树造林实现了田间林网化,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1959年至1962年连续四年实现盈利。之后黄河农场几经变迁,于2001年宣告破产。但对在此奋斗了半生的朱琳、李洞普来说,黄河农场永远不会消失——这里每寸土地都被他们用汗水浇灌过,农场的兴衰荣辱与他们休戚相关。 

  “我舍不得那里的人。”退休后搬到石大花园居住的夫妻二人,每年都会回到农场看望居住在那里的老人,感受下奋斗了半生的农场气息。朱琳说,离开东营去儿子家,自己经常梦见农场的点点滴滴,山河常入梦,清音难忘却。自己仿佛重新回到了拿着铁锨挖渠的时候,梦里的生活如同一幅画。因为这里,已经成了他们的家乡。 

  妻说·郎说 

  朱琳(原籍青岛,1962年来东营):风雨兼程五十载,我们感谢黄河三角洲这片土地,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教会我们什么是责任感,更让我们生活充实而且多彩。这些年能够家庭幸福、生活和谐,事业有成,我感谢丈夫李洞普,我所有的军功章一半都应该属于他。 

  李洞普(原籍青岛,1962年来东营):五十年都走过来了,我们一路走得不容易。但是一路心里都有对方,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好好过好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劲儿往一处使,为了幸福共同努力。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