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文化“两创”延续文化节热度

2024-10-17 09:52: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孟一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高震

  10月5日入夜,一弯白莹莹的峨眉月悄然爬上枝头,在碧波微澜的蓼河河面上留下一抹摇曳的倩影。这时,一艘挂着红灯笼的画舫踩着月影驶过,水中霎时冲出数米高的水幕,以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为游客近距离地呈现光影儒韵。光随船动、古今交融的神奇一幕,引得无数游客直呼,“这身上的鸡皮疙瘩就没消下去过!”

  试问,今年国庆济宁最“出圈”的文旅体验是哪个?相信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把手中的“票”投给蓼河夜游项目。“一船入圣境,一河越千年”的穿越式体验,不仅成功把孔子文化节的热度“烧”到了国庆,更通过项目呈现形式持续升级,探索传统文化创新阐释的新领域。

  “在现代文旅中,‘沉浸式’‘体验感’‘交互性’是绕不过的关键词。为了强化船与景的互动,进而提升游客的沉浸感,我们给所有画舫都加装了传感器,在北斗定位系统的助力下,实现了船与实景灯光的即时互动。”谈到国庆期间的蓼河夜游活动设计,曲阜灯火蓼河里项目运营总监王健介绍,他们不仅把孔子文化节期间的定制内容完整保存了下来,更尝试运用多种新技术提升游客的船游体验。

  河道中以史为序、以桥为引、以船为媒,用光影讲述圣城哺育圣人、圣人成就圣城的故事;河道两岸则商贾云集、歌舞升平,连脱口秀都和传统文化携起了手,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我换上汉服行走在蓼河两岸,真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移步换景间,周遭一会儿有国乐演奏、一会儿是甲胄表演;我们还可以提起毛笔同绘《千里江山图》,捏起鲁班锁破解‘千年谜题’……周围的工作人员就像是古风角色扮演游戏里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带着我们玩、引着我们思考,这种‘别Young’的文旅体验非常好!”来自江西南昌的游客李佳佳直言,当自己沉浸式地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时,对文化内涵的探究欲便自然而然地萌发出来。

  尼山圣境,“兰亭雅集国乐秀”“有朋音乐季”轮番上演,古乐新奏,瞬间把假日氛围感拉满;南阳古镇,“汉服游岛”串联起非遗体验、状元巡游等传统文化活动,文化味与渔家情碰撞出别样火花;水泊梁山景区推出国庆版《好汉迎宾》实景演出,游客们一一化身梁山好汉,迅速融入进了快意豪情的水浒世界……今年国庆,文化“两创”正赋予济宁文旅多种多样的新式呈现,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具亲和力、更加年轻态,也更具深层次吸引力。

  “现在,每年约有30万人专程奔着济宁丰富的碑刻资源而来,这些访碑客群更加注重文化的考据和研究,而且一待就是三五天。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在喜欢上咱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后,开始尝试着进行文化细分领域的自主探究。”谈起“两创”加持下、文化旅游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新机遇,济宁市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馆长高成丰直言,不论是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孔子文化节,还是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的济宁文旅项目,都如一把兴趣导向下铸造出的“金钥匙”,打开了青年一代重拾文化自知和文化自信的“门”。

  按照文化“两创”的思路,今年国庆长假,借助孔子文化节的“东风”,济宁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盛事经济”“夜游经济”、持续丰富文旅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效应、活化文化呈现,精心策划开展了25项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文旅活动,实现了县县有活动、县县有特色。

  今年10月1日至7日,济宁24家旅游监测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4.49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8.52%。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