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唐庄村“重生”打造乡村旅游 “脏乱差”变身美丽乡村

2014-10-30 08:59:00    作者:姜洋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唐庄村 义桥镇 乡村建设 重生 乡村旅游
[提要]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是济宁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

  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

  经过2013农村环境整治,唐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以来,该村投资650余万元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土地置换挂钩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施镇驻地村庄单楼独院别墅式改造,对保留村庄实施成片环境综合整治。

  村里墙壁重新粉刷,村中还新建了一个广场,还有保洁员每天负责清扫村里的垃圾。

  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是济宁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

  大众网济宁10月29日讯(记者 姜洋)今天,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在新型城镇建设下,马路修到了家门口,“三堆”也都不见了踪影。昔日“脏乱差”变身美丽乡村,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记者来到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一走进村庄,映入眼帘的就是平整、干净的街道。很难想到,眼前这美丽的村子竟然是以前有名的“风吹土扬垃圾乱飞,断壁残墙污水横流”的落后村。

  去年以前,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是有名的落后村。因为经济条件差,村路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满村泥。不少人说起以前的村容村貌,都是“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经过2013农村环境整治,唐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围着村子走了一圈,发现以前农村常有的垃圾堆、粪堆、柴草堆“三堆”现象在这里已不见踪迹;平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秀美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路面硬化到家门口,村民下雨天再也不担心泥了;村里墙壁重新粉刷,村中还新建了一个广场,还有保洁员每天负责清扫村里的垃圾;自来水、水泥路、下水道通到了家家户户,柴草堆、垃圾堆也都被清理得整整齐齐,整个村庄大变样。村民说,是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让唐庄村变得干净、整洁了。

  据介绍,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是济宁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2013年以来,该村投资650余万元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土地置换挂钩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施镇驻地村庄单楼独院别墅式改造,对保留村庄实施成片环境综合整治。同时,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标准,硬化道路6.97公里,栽种绿化苗木5万余株,安装路灯100余盏,改造全村自来水管网,回收村民日常生活垃圾,新建综合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群众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在村庄环境得到综合改善的同时,义桥镇唐庄村认真谋划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增强村庄造血功能。该村主打“七彩义桥、美丽唐庄”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庭院,挖掘以面食制作为主的麦作民俗文化,规划建设知青大院、“第一大院”,搭建“鹊桥”街,组织规划小型人工湿地。同时,认真对照旅游特色村标准,积极开展改厕、改厨工作,设置交通指示牌,大力开展采摘、种植等农家乐活动,不断将义桥镇唐庄村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文和谐的“美丽新乡村”。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