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宁波男人8天花10万到北极看极光玩冰钓泡温泉

2014-11-26 09:31:00    作者:记者韩宇挺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极光 电池温度 哈士奇 阿拉斯加犬 泡温泉
[提要]目的地选在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是因为那里号称“极光之都”,传说连续住上3个晚上,能看到极光的概率是80%。即使没有极光的夜晚,阿拉斯加晚上的星空也非常透彻,银河就这么挂在你头上,时不时有流星飞过。

  长时间曝光下的极光美景,光束为手电筒划动的效果。

  行程:宁波-上海-西雅图-费尔班克斯-CLODFOOD小镇(北极圈内)制图于佳岐

  赵先生(右)和朋友在北极留影

  赵先生搭这个小飞机去的北极

  极地的麋鹿

  翻越了阿拉斯加雪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赵成业和朋友都30出头,一个经营外贸公司,一个是跨国企业高级工程师。

  两人又特别喜欢玩,作为资深驴友,他们专门挑战一些一般人玩不到的深度项目,比如开飞机、玩帆船、坐热气球等。

  这个月,两人双双熬到年休假,开启去北极寻找极光的旅程。

  单人开销四五万,两人11月上旬出发,一共花了8天时间。

  出发前,他们做了不少攻略,最后行李箱要带的,除了厚厚的羽绒服,跟一般出国旅游差别并不大。

  那些在极地自驾的装备,他们都是在当地租借的,比如导航仪、车载逆变器(车用电源转换器)、急救包、急救锤、药品等。

  目的地选在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是因为那里号称“极光之都”,传说连续住上3个晚上,能看到极光的概率是80%。

  赵先生说,极光出现有偶然性,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比较好的季节,过阵子到圣诞节就更美了。

  他们去的这个城市,环境不是太恶劣,风小,适合人待。因为是暖冬,阿拉斯加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室内比宁波的冬天还要舒适。

  赵先生说,阿拉斯加人非常热情,因为去北极玩挺小众的,所以费尔班克斯旅游局局长特地请他们吃了饭,说很欢迎中国人过去玩。

  这么一趟玩下来,赵先生说费用大概是单人4万-5万元人民币,其中2/3都是交通费。机票大概需要4000多美金(包含去北极圈的小飞机),还有租车、保险、汽油等1500美金,住宿1000美金,吃饭、门票500美金。另外加上零散的签证、驾照公证和玩各种项目的钱。

  如果不去北极圈,开销在4万元人民币以下。

  除了看极光,赵先生说,其实,在极地还有很多好玩的事。

  比如在雪地上开车,作为南方人,这样的自驾体验并不多。在冰上开车也不难,天气越冷,路面越好开。零下5℃,路面就冻得跟水泥地似的。

  还可以体验狗拉雪橇、雪地摩托,这个得等到1月份天特别冷的时候才行,否则雪不够厚。

  真正的阿拉斯加犬和哈士奇有点像,但绝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萌主”。这些狗身形矫健,聪明又忠诚。

  美食从来都是旅行的主题之一,赵先生和朋友品尝了阿拉斯加帝王蟹,去了头的大龙虾只要260多元/斤。

  赵先生说,到了阿拉斯加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冰钓,在能开车的冰湖里面钻个洞,在鱼钩上撒上紫外荧光粉,吸引鱼儿。

  阿拉斯加的鱼特别大,赵先生和朋友钓到最小的鱼也有半米长。上钩后的鱼会瞬间结成冰棍,省去冷冻的麻烦,到了晚上就可以享用战利品。

  在阿拉斯加,有零下20℃环境下的露天温泉,听说连泡惯了温泉的日本人也会在冬季每隔5天发一个航班来这里。赵先生说,温泉有40多摄氏度,换衣服的长廊会一直通到水中,不必担心光着身子在冰天雪地里跑。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户外冷,头发一遇水,就会微微结上一层冰。

  费尔班克斯位于北极圈附近,继续往北要坐飞机,这是一种能坐十人的小飞机,还要请一个爱斯基摩人做导游,所以费用比较高。

  赵先生说,爱斯基摩人特别淳朴、可爱,说一句能笑半天,他们现在大多已经搬离北极圈,到稍大一些的城市生活。

  赵先生和朋友到的最北的地方是北纬66.34度,一个叫CLODFOOD的小镇,这里完全是雪原冻土,场景有点像最近热映的《星际穿越》。

  赵先生和朋友观赏极光的地方在一个叫“极光小屋”的木屋,这是当地给游客准备的比较理想的观测点,有暖气热饮和咖啡,能让你安静地呆着,四周有良好的视野,又足够黑。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神秘的大自然给不给你这个机会。

  即使没有极光的夜晚,阿拉斯加晚上的星空也非常透彻,银河就这么挂在你头上,时不时有流星飞过。

  传说,人能看到极光就能幸福一辈子。这次,赵先生和朋友的钱也没白花,他们如愿以偿,用赵先生的话说,“当时我们都醉了”。

  赵先生拍了不少极光美图,他分享的拍摄经验是需要一台能长时间曝光的相机、一根快门线、一个有分量的金属三脚架(塑料会冻裂)、多带几块相机电池 (低温下电量损耗快得惊人),可以带暖宝宝来保持电池温度,这样就能多工作一会。

友荐云推荐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