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旅行社 要么做大要么做精

2015-01-27 09:36:00    作者:纪法军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旅行社行业 旅行社老总 大旅游 易游 巨无霸
[提要]旅游进入新常态,“八项规定”的出台,《旅游法》的实施,购物团、商务团、公务考察团等锐减,让一些之前依附公款团的中小旅行社难以为继。面对旅游电商的强烈冲击,如果传统旅行社不求新变革,不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蜕变,那么剩下的只有“死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国办函〔2014〕121号),明确要求国家旅游局就《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规定的“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工作任务,应当在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旅行社跨省设立门市部的解禁,对中国旅行社行业开拓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界对此都解读为“旅行社重大利好消息”。

  据北京商报2015年12月5日报道,北京中型旅行社出现门店批量关闭现象。以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海洋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易游天下国际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和平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这四家北京市场上典型的中型旅行社从去年至今,关闭门店数量占总数量的20%-50%。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外,门店成本激增、加盟乱象丛生是其出现关店潮的主要原因。

  而与此同时,万达旅业高举并购大旗,2014年一年就并购11家旅行社;广之旅公开表示将并购广东、上海等地的旅行社。旅行社经历了数十年的黄金时代,出现并购关店潮,无论是大环境,还是行业管理的因素,这都表明旅行社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拐点。

  在旅行社行业发展“新常态”下,旅行社发展究将会遇到怎样的行业形态?旅行社是否借机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中小旅行社是否会被大量并购?旅行社是否会迎来寡头时代?

  山东国信国旅负责人张效国认为,国务院的《通知》对大旅行社的跨区域布局门店提供了方便条件,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应过度乐观解读,旅游不同于其他行业,是一个需要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小旅行社在区域内深耕多年,并不是大旅行社广布门店就能解决的。从市场发展规律来说,旅行社的发展会有一个集中的趋势,“巨无霸”的旅游企业会产生,而从消费者利益及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考虑,旅行社行业不太会出现寡头掌控的局面。从欧美国家的旅游行业发展来看,“巨无霸”、小微社很长时间内将会并存。

  “《意见》的出台是行政改革的产物。”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晨光表示,旅游业改革是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出现寡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市场经济想要极力避免的。之前的旅游业都有涉外的性质,像涉外酒店等,都是以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经济后,旅游业顺应市场改革发展是必然趋势。以后的旅行社市场应该还是大小旅行社共存的局面,根据市场分工,大旅行社、旅游集团做旅游产业的上端,小旅行社负责旅游产业的末端,负责分销、零售旅游产品。

  旅游进入新常态,“八项规定”的出台,《旅游法》的实施,购物团、商务团、公务考察团等锐减,让一些之前依附公款团的中小旅行社难以为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游客对自助游、自驾游热情高涨。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4中国旅行社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线旅游业务快速渗透。传统旅行社的业务不断被新兴产业主体侵蚀,旅行社的外延正在经历被动扩充的历史阶段。

  前有巨无霸老虎等待下口,后有OTA在线旅游的侵蚀,在此背景下,中小旅行社未来该如何发展,成为旅行社老总们避不开的话题。

  “首先要找个好婆家。”张效国认为,中小旅行社未来将会出现分化,要么做大,要么做精,要么死亡。找一个好“婆家”,背靠大旅游集团自然是很好的选择。注重专业化、特色化、细微化,进入社区,做好旅游末端的服务则是小微旅行社的发展方向。

  王晨光则认为,做特色、发展专长是中小旅行社的发展方向。游客千差万别,也更趋于理性,小旅行社依据市场选择,发展特色产品,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目前中小旅行社还是以收散客、做专线为主,而大多小旅行社都是“夫妻店”模式,拥有固定客源维持运营,而大旅行社在国内游、入境游业务下滑的背景下,抢食“出境游”这最后一块蛋糕,开始了“包机游”。目前多数OTA已找到自己发展模式,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表现得比传统旅游渠道更具有优势。面对旅游电商的强烈冲击,如果传统旅行社不求新变革,不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蜕变,那么剩下的只有“死亡”。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