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农民工求职市场观察: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2013-02-28 09:34: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就业难 刘明道 条件 求职者 招聘会
[提要]2月25日,王洪勇来到济南经十路一处人才市场,但他看上的工作都不能胜任,而能胜任的工作又嫌挣钱太少。”  与王洪勇不同,今年30岁的李强上过技校,来济南前还在省外一家制药厂做过叉车工和电焊工,在人才市场上就显得比较“抢手”。

  春节过后,不少企业又遭遇“用工难”。记者在济南采访发现,企业尤其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节后“用工难”现象一如前几年,背后反映的则是供求两端的“要求”与自身“条件”的落差。

  娴熟技工引“哄抢”

  今年29岁的王洪勇,从大年初八就来到济南,逛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他的要求并不高,2000元工资、管吃管住就行。

  2月25日,王洪勇来到济南经十路一处人才市场,但他看上的工作都不能胜任,而能胜任的工作又嫌挣钱太少。王洪勇说,他初中毕业,干过的都是保安和后厨洗菜工等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咱也知道自己‘条件’一般、没有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学到技术,提高收入。”

  与王洪勇不同,今年30岁的李强上过技校,来济南前还在省外一家制药厂做过叉车工和电焊工,在人才市场上就显得比较“抢手”。招聘会上,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如果去他们那,月工资可以达到3500元,还有五险一金。但李强想再考虑考虑,因为觉得报酬还是少了些。李强说,他其实可以挣得更多,企业用人看经验的同时,也看资格证书,但他没有,希望得到进一步培训的机会,获得相应的资格。记者采访中发现,李强这样的求职者很受欢迎,但遗憾的是在农民工中这样的人比例并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有些企业对农民工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效果却不明显。济南一建筑劳务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说:“去年春节过后,我们公司培养了7名钳工。过了‘十一’,就剩下3个人。培养一名钳工的成本很大,材料费、工时等成本加起来得好几千。等我们培养好了,他们可能也就跳槽了,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记者采访发现,电焊等技工类工作的求职者比较少,汽车维修、IT技术、数控技术等传统热门人才依旧供不应求,建筑、水电工程等企业甚至出现了互相争抢娴熟技工的现象。

  “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省人社厅负责人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山东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这依然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矛盾,更为严峻的是它与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凸显了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局面。”

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