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9个教育集团签约 促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2013-04-17 08:40:00    作者:王 原 董国华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济南育英中学 教育均衡发展 集团化办学 经五路小学 教育集团
[提要]4月16日下午,在坐落于济南市卧龙花园小区的泉景中学,济南市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签约仪式正在举行,育英中学等9个教育集团成员校负责人签字,承诺共同打造“教育优质均衡新的发展点”。对此,刘绍辉也认为,“缓解择校是集团化办学的努力目标之一,哪怕在这方面有一点点进步,这种努力也值得。

  4月16日下午,在坐落于济南市卧龙花园小区的泉景中学,济南市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签约仪式正在举行,育英中学等9个教育集团成员校负责人签字,承诺共同打造“教育优质均衡新的发展点”。这也是济南市探索集团化办学的第一家。

  联盟学校“情投意合”

  济南市中区的名校,此次悉数出现在“市中区教育集团(联盟)名单”上,像济南育英中学、济南实验初中、经五路小学、纬二路小学、南上山街小学、胜利大街小学等。

  “市中教育的‘二元化’特点十分突出,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各占半壁江山。不仅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发展水平有差距,城区各学校发展层次也参差不齐。集团化办学,也是在‘名校办分校’不断扩张背景下,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尝试。”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认为。

  像济南市育晖小学,原名育才小学。在纬二路小学声名鹊起、生源超过容纳能力的情况下,市、区财政共同出资2000余万元,扩建整修了育才小学,并更名为“济南市育晖小学”,成为纬二路小学的分校。

  此次9个教育集团中的“纬二教育集团”,就是纬二路小学、育晖小学和附近的济南市分水岭小学的集团化办学。而“经五教育集团”,则是经五路小学与其在万达小区的分校“济南市经纬小学”,加入了附近的济南市经八路小学。

  市中区共64所中小学。为达到集团化办学的效果,集团内学校的合作是在完全“情投意合”的情况下协商,又经区教育局沟通促成的。在签约仪式上,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形象地把联盟、合作学校的关系,称之为“母子关系”、“伙伴或兄弟关系”。

  对择校能否有所缓解

  在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看来,名校、强校和弱校之间的差距,最主要就是“差在师资上”,这也是产生“择校”问题的根源所在。

  由于这种差别,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从来就这样激烈。家在济南市市中区的许先生,本来他孩子按“划片入学”的话,应该上纬十二路小学。他想让孩子入读经五路小学,但最后只进了该小学在万达小区的分校——经纬小学,他考虑有机会再转入经五路小学。对于此次市中区的集团化办学之举,许先生深感欣喜之余,也表示了他的忧虑:这是否能够真正缓解择校?

  对此,刘绍辉也认为,“缓解择校是集团化办学的努力目标之一,哪怕在这方面有一点点进步,这种努力也值得。”

  记者了解到,教育集团(联盟)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理事长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研究统筹集团内的人、财、物,实现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区教育局将从投入上向集团学校倾斜,每年拨付专项经费。

  由于本学期课程等已经安排,大家最关注的集团内师资交流将在下学期进行。集团内成员学校间定期交流或轮岗的教师、干部,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区教育局还将建立集团化办学视导诊断制度,对教育集团进行全方位办学质量监测考核。”刘绍辉说。

  名校效应是否被“稀释”

  对于集团化办学,名校、强校带弱校,集团学校间师资、管理、文化等相互输出、交流,也有人担心是否会让名校效应被“稀释”?

  经五路小学校长阎莉对此有她的看法。在经五路小学的分校经纬小学,有经五路小学输出的约1/3的优秀师资,这部分教师绝大多数是主动提出到分校任教的。近年,这部分教师不仅个人能力、水平有了大的提升空间,还带动了经纬小学所有新教师的成长,而经纬小学的新教师也有很多机会到经五路小学任教和学习提高。

  阎莉还提到,从积极的方面看,其实城区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文化的差异,也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记者了解到,此次市中区探索集团化办学也提出:注重名校文化在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方面形成集团共性的发展特色“1”;同时尊重成员学校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一校一品”,即各个校区不同特色的“X”。(王 原 董国华)(完)

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