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4 11:08: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随着多个城市“国五条”细则渐入“满月”,近期的楼市呈现量跌价滞、观望情绪加重等特点。
由中央制定大政策,地方制定具体细则是本轮调控一大亮点,然而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细则版本大相径庭,一些地方观望、敷衍态度显现无疑。
所有地方版本中,北京可谓最严厉。除了严规20%的交易个税外,京籍单身被限定只能购买一套住房。一位本想代外地朋友在北京买房的先生坦言“果断放弃。”
数据显示,4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88.1%,记者在走访多家楼盘时未发现大幅涨价情况,并有个别楼盘已下调新一期楼盘预售价。
与此相对的是,多数城市虽然态度恳切,但内容缺乏新意。上海、深圳、重庆等7个地市虽然明确涉及20%个税,广州、南京等地提出预售证核发制度,另有一些城市提出限价目标,但总体上是对中央“国五条”的重申,被指缺乏“杀伤力”。
还有一些城市的调控政策更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昆明市称“要求各部门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继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住房和房地产税收政策。”济南市则称“进一步落实限购、住房信贷政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福州市概括性提出“保持本地区房价基本稳定。”
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的细则受到社会质疑,一些地方的楼市、土地市场则出现了新的动向:个别二线城市细则公布后房价仍出现较大涨幅;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公布的新一批预出让地块可建面积接近372万平方米,推地规模刷新了杭州历次“推地潮”纪录。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昇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规避热点问题,缺乏“杀伤力”。一线城市对于政策执行较为严格,不少二、三线城市则“从轻发落”。“一些地方难舍楼市依赖,细则缺乏诚意,调控效果难免打折扣。”
但是,新政策已在短期内抑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央行调查显示,购房者购买意愿逐渐高位下滑,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4.8%,较上季下降0.6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土地、信贷、楼市调控政策,然而房价高烧多年不退。如何让楼市走出“十年九调,屡调屡涨”的怪圈?
“楼市调控不能仅限于量跌价滞,最终目标是价格稳定。”一位业内人士说,“政策仍待细化,让政策‘精确制导’,而不要旁落‘空调’,误伤购房者。”
此次“国五条”首度在大中城市同步执行限价政策,首度将房价调控工作纳入地方考核体系,广东等一些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步伐加快,但是,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已进入执行阶段。但仍未能公布扩容名单,住房信息联网也再次延迟推出。
业内人士提醒,从“国五条”的落地来看,中央的调控目标是房地产市场平稳,房价稳定,而地方的目标是房价“增幅稳定”,这和中央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值得警惕。土地出让溢价过高推涨房价的情况需要得到控制,政府也应适当控制出让地价、适度让利。
(据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