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将对台儿庄古城现有遗存进行最严格保护

2013-05-05 09:47:00    作者:于国鹏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古城 台儿庄 申遗 遗存 保护规划
[提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启动以来,枣庄市台儿庄月河段、石驳岸码头群和古城都被纳入到省级保护规划中,其中古月河、石驳岸码头群两个申遗节点已经纳入首批大运河申遗验收点。”  据了解,枣庄市创建了市、区、镇、村四级文物保护网络,聘请专职文物看护员,对运河两岸的各类文化遗产实行不间断看护。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启动以来,枣庄市台儿庄月河段、石驳岸码头群和古城都被纳入到省级保护规划中,其中古月河、石驳岸码头群两个申遗节点已经纳入首批大运河申遗验收点。

  □记者 于国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启动以来,枣庄市台儿庄月河段、石驳岸码头群和古城都被纳入到省级保护规划中,其中古月河、石驳岸码头群两个申遗节点已经纳入首批大运河申遗验收点。同时,枣庄市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载体,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目前,台儿庄古城2平方公里核心区已经基本建成。

  枣庄市副市长霍媛媛介绍说,大运河枣庄段自西向东横贯枣庄南部,始凿于明朝万历年间,主要由韩庄运河和伊家河两部分组成,全长93.9公里,流经台儿庄、峄城、薛城、滕州四个区(市)、14个乡镇。“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段运河拥有千年运河上完整的遗产体系,是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据了解,枣庄市创建了市、区、镇、村四级文物保护网络,聘请专职文物看护员,对运河两岸的各类文化遗产实行不间断看护。该市坚持“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原则,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对现有遗存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对已湮灭的古建,遵循“六原”标准进行恢复,即在设计上突出“原空间、原风貌、原尺度”,建设上突出“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地的工匠”,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基因上复活起来。

  延伸阅读:

  国土部人员调研潍坊市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德国欲拆柏林墙遗迹建豪宅 民众激烈反对

  台儿庄古城入选5A级景区 因二战遗迹保存完好

  200年历史小学搬迁 大量古代遗迹被发掘

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