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例H7N9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身体力量明显好转

2013-05-05 15:25:00    作者:高明兴   来源: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张某 患者 脱离生命 首例 身体
[提要]▲5月4日,我省首例H7N9患者张某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和观察。孙文青介绍,目前张某的状况可以说是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第一个阶段是撤掉了“人工肺”,第二阶段就是成功拔掉了气管插管,第三阶段就是康复治疗的过程。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振芝透露,目前张某的精神状态很不错,对于接下来的康复治疗也充满信心。

  ▲5月4日,我省首例H7N9患者张某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记者 戴伟 摄

  生活日报5月4日讯(记者 高明兴)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的情况正在一天天好转。继3日撤掉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后,张某4日已经可以进食小米粥等流质。他的身体力量也有明显好转,不仅能伸手拿起病床边的面纸擦嘴,还能不靠外力自己挪动身体。

  “备受社会关注的我省感染H7N9禽流感父子经过10余天全力抢救,目前病情大有好转,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已恢复自主呼吸,张某4岁的儿子再观察两三天即可康复出院。”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山东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教授4日表示,张某的气管插管已于3日上午11点拔掉,目前病人的自主呼吸很好,有时会用面罩进行无创辅助呼吸。张某的心率、血压、氧合、呼吸等指标都很正常,恢复状况十分理想,已脱离生命危险。

  目前患者的下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已连续4天呈阴性,抗病毒治疗取得明显效果。连续4天完全测不到病毒的核糖核酸,说明体内不存在病毒复制,体内抗体足够消灭病毒。

  山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文青4日介绍,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的情况每天都在好转,目前张某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挺好,陆续会接近正常水平。4日的一份有关张某动脉血的检验报告显示,张某的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体温等数项指标已经达到正常值。

  “张某的身体力量较3日有明显的好转,目前能够自己咳痰,还能伸手拿起病床边的面纸擦嘴。”孙文青说,张某3日上午11点刚撤掉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时,身体非常虚弱,手上没劲儿,想抬手但抬不起来。4日,张某身体力量的变化令医护人员感到欣喜,他不仅能够自己咳痰,抬手也明显有力,能伸手拿起病床边的面纸擦擦嘴巴,还时不时举起手向医护人员比划出一个“V”字。

  3日的张某尚不能坐,需要医护人员扶着才行;4日,护士把病床摇高后,张某不需要人搀扶自己能坐住了。“昨天不行,一松手他就滑下去了。”孙文青说,目前,张某已经能在不靠护士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挪动一下身体,这是张某病情恢复的又一大进步。 

  此外,张某的饮食状况也开始好转。3日的时候,张某只能经口喝水,不能进食,喝水时还会发生呛水。4日,张某呛水症状完全消失,已经可以进食小米粥等流质,胃管也拔掉了。“喝水没问题,还可以吃一点点流质,一天三次,比如小米粥。”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振芝说,目前张某仍需静脉输注营养,以后慢慢过渡到靠自己吃饭。接下来将慢慢地给予张某流质饮食,如果流质饮食没问题,则陆续进行固体饮食。

  孙文青介绍,目前张某的状况可以说是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第一个阶段是撤掉了“人工肺”,第二阶段就是成功拔掉了气管插管,第三阶段就是康复治疗的过程。孙文青说,下一步的治疗主要是对部分继发感染的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等,患者完全康复出院可能还需1-2周。

  丈夫脱险儿子快康复刘女士直言有惊无险

  生活日报5月4日讯(记者 高明兴)随着丈夫病情渐趋稳定,儿子已初步具备出院条件,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的妻子刘女士心情好了很多。4日下午,记者见到刘女士时,她直言这次经历有惊无险。“儿子的状态很好,虽然具体时间专家还没有通知,但我知道儿子快要出院了。”刘女士说,“感谢医护人员的努力,也感谢全社会的关注。”

  由于两例患者是父子关系,这是不是说明H7N9已具备人传人的能力?“两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山东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教授表示,父子俩症状和进展大有不同,父亲是急速进展,4岁患儿一直没有出现严重情况;虽然两人先后发病,但是从潜伏期、症状上还没有找到人传人的证据。“目前来看,H7N9并不可怕,公众不用过度担忧。”高大川表示,实践证明,患者感染最初的48小时之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

  记者见闻

  患者得知整个抢救过程眼泪像断线的珠子直掉

  医护人员开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进入康复治疗阶段。4日,医护人员开始对张某进行心理疏导,帮他减轻恐惧和顾虑,以配合好下一步的治疗。

  “张某的精神状态比前一天要强,正在一天天逐渐好转。”山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文青介绍,3日拔掉气管插管后,张某因为插管时间太长导致喉头红肿,所以说话不便,现在已经可以开口说话,能和医护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医生护士问他一些感受,他可以回答。”孙文青说,在之前张某只能通过点头、眨眼等表达自己的意思。

  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镇静期,张某对于入院后上呼吸机,上人工心肺机等各项抢救措施毫无印象,十余天的紧张抢救过程在他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当他停掉镇静剂,意识完全清醒过来以后,张某对身处的重症监护室有一种恐惧和顾虑。

  “如此多的医学仪器环绕身边,张某难免会感到不适,任何一个人进入ICU后都会感到恐惧,觉得只有人快不行了才进ICU,所以我们医护人员就多和他聊天,给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放下恐惧和顾虑,以配合好下一步的治疗。”孙文青说,医护人员告诉了张某抢救的整个过程以后,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

  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振芝透露,目前张某的精神状态很不错,对于接下来的康复治疗也充满信心。(记者 高明兴)

  没有了非典时的紧张工作中更多的是从容

  患者背后是30余人的医护团队

  在患者张某的背后,是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原有医护团队和山东省胸科医院派驻枣庄的医护团队共30余人。这些天以来,他们不分白天与黑夜围着患者转。目前,张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医护人员们终于可以稍稍心安些了。

  4月22日,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汝艳接到通知赶到枣庄,至今还没有回过家。1998年进入省胸科医院的她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文青一样,都经历过2003年的那场非典。在这次抢救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的过程中,杨汝艳没有了10年前的那份紧张,工作中更多的是从容。

  “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三级会诊,一切都有条不紊进行,我们心里有底儿,这个病人肯定能救过来。”杨汝艳说,自己经历过2003年的那场非典,心理素质过硬或许有迹可循。但团队中一些“90后”护士在这次抢救过程中表现出的从容、淡定、勇敢、担当,令她刮目相看并为之自豪。

  “怕什么?我们准备工作做得很好,防护做得很好,前期的培训效果也很好,没什么可害怕的。”一位年轻护士告诉记者,“其实也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我们穿了这身白衣服,有疫情就要上,哪怕有危险也要上。”

  “我们不上谁上?这是责任,也是担当。”杨汝艳说。(记者 高明兴)

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