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农民工家庭的进城账本和心路历程

2013-12-31 09:09:00    作者:陈玮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RETT 心路历程 城里人 小芳 2008年
[提要]历经十年,王英终于拿到了济南市区的户口本。留下成为“城里人”,或者仍在等待进入城市,这是两个农民工家庭在2003年到2013年的全部生活和希望。那一年,王英(化名)从老家沂源县赤坂村来到济南,跟丈夫林全(化名)一起跑工地、做项目。

  刘占洪经营的羊汤馆面积不大,却寄托着全家的希望。

  历经十年,王英终于拿到了济南市区的户口本。

  13平方米的房屋很阴冷,但小芳却坚信早晚能买上温暖的大房子。

  留下成为“城里人”,或者仍在等待进入城市,这是两个农民工家庭在2003年到2013年的全部生活和希望。

  回望来路,两个家庭的这十年,同样也是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

  十年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期盼在这里留下,他们经历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种种阵痛,也感受到了希望——进城路尽管走得艰难,却终有动力。

  文/片 本报记者 陈玮                                        

  2003年

  来了,就不要想着回去

  12月24日晚,平安夜,济南市区的温度降到了零下6度,刘占洪站在自己的羊汤馆里,冻得直搓手,但他还是希望天能再冷些,这样来喝羊汤的人就更多,离他买房子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

  他经常想起自己10年前来济南时候的意气风发,远没有现在迷茫。

  2003年,刘占洪从老家单县来到济南,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连红绿灯都让刘占洪觉得稀罕,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存的差距和残酷。

  他下决心一定要在城市里留下来,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做保安,每月700元。为了省钱,每顿饭只吃馒头、白菜。

  那一年,王英(化名)从老家沂源县赤坂村来到济南,跟丈夫林全(化名)一起跑工地、做项目。刚到济南的时候,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来了,就不要想着回去。”

  2004年—2007年

  仅有的五块钱被她攥在手里,生怕丢了

  可王英的憧憬很快破灭。当别人穿着时髦的连衣裙,自己穿着从集市上买的大红大绿的衣服走过人群,王英总感觉背后有人指指点点。浓重的外地口音,让王英很久不敢与济南人聊天,她害怕听到那句“你是外地人啊”。

  2003年年底,女儿桐桐即将出生,没有任何社保的她要自己拿生孩子的全部费用——3000元钱。林全一直带着工人跑工地,建筑商迟迟不结算工钱,所有的材料费都是林全垫付,家里早就没有了存款。工人们打电话催着要账,甚至有人堵在家门口,直到林全垫了钱才离开。

  有一天,王英去朋友那里拿支票,一摸口袋,浑身上下只剩下五块钱,三站路的路程,挺着大肚子的王英一步一步走到朋友家,仅有的五块钱被她紧紧攥在手里,生怕丢了。

  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别人不想干的项目,林全都接过来。有一次,林全接了一个外墙的工程,在十几米的高空作业,没有任何保险。天天提心吊胆的日子,让孕中的王英几乎每天都会在梦中莫名其妙地醒来。

  2004年,一家建筑商发了欠了两年的工程款20多万,王英赶忙付了首付,买了一套二手房,这成为她进城以来唯一的安慰。

  2007年,做了三年保安的刘占洪,决定把妻子小芳和孩子潇潇接到济南来,说服妻子的理由只有一个:给孩子一个好环境,让他受好教育。刘占洪拿着所有积蓄,租下济南吉祥苑商业街一间门头房,开起了羊汤馆。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要开始忙活,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能休息。

  根据一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规划观测趋势显示,21世纪初到2007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年均增长650万至700万,农民工向城市二、三产业集中。其中农民工进城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收入环境的改善和土地的征用。

  日子在艰难中缓慢前行。

  2008年—2009年

  拥有户籍,才能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

  2008年,对王英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那年夏天,王英接到老家的电话:村里可以办新农合了。王英和林全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第一时间返回老家。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同年,山东省开始试点新农合,2008年终于覆盖到了王英的家乡。

  一年只交20元,看病将按照一定比例报销。王英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当年11月初,济南市建委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规定,只要在市区购买90平方米以上新建成商品房或二手房并取得房产证、在三县一市居住3年以上并在市区购买75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并取得房产证的,均可办理落户手续。

  在报纸上看到这条信息,王英激动得跳起来。女儿患了RETT综合征,一直无法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免费治疗。在她看来,拥有户籍,才能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

  成为城里人的梦想似乎离王英很近了。

  刘占洪却仍然漂泊着。从2008年到2009年,他一共搬了四次家,最大的“家”20平方米,还是跟别人一起合租。

  2009年的一天,刘占洪刚在二环东路附近租的房子里住了三个月,房主要把租金从600元涨到650元,50元对刘占洪来说,也舍不得花。

  搬家时,5岁的潇潇抓着门大哭,喊着“我不想走”,小芳一阵心酸,她知道孩子熟悉一个环境有多么难。

  在最困难的一年,潇潇得了肺炎。闪了一下送去大医院治疗的念头,小芳立刻放弃了。虽然有新农合,但是门诊异地不能报销,他们根本拿不起看病的钱。小芳把孩子送到附近的诊所打针,自己再去羊汤馆忙活。一个月1000元的治疗费已经是这个家庭能够承受的极限。

  2010年—2011年

  村里小伙伴们羡慕地听着城市故事

  一天,小芳父亲的一个电话让他们心里泛起了一丝涟漪——老家的村子要进行旧村改造,村民们要上楼居住。小芳的弟弟也劝他们,村里有人承包了近40亩地,全部种山药,去掉本钱能挣50万元。

  “在这里生活挺好的,不回去了。”看着儿子,刘占洪咬了咬牙。小芳记得过年的时候,带着儿子回老家,村里小伙伴们围坐在儿子身边,听儿子讲城市里的故事。小伙伴们入神和羡慕的表情,让小芳坚定了为儿子坚守在城市的信念。

  这一年,林全带着工人正干着活,建筑商却把当月的工费全部结清了,这让林全大吃一惊,以为是自己活干得不好。他赶忙打听,才知道省里要专门检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2010年11月,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重大违法行为,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

  这一年春节,王英第一次没有向家里借钱,小女儿也在这一年出生,这次全然没有了大女儿出生时的窘迫和无助。

  2011年,友谊小学门口贴出了招生公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就近给孩子办理入学。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后面的路依旧很苦,但这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2012年—2013年

  捧着户口本,觉得说话都有了底气

  2013年12月25日,王英把新办理的户口本,小心翼翼地放进保险柜里。当天,王英拿着材料,到辖区居委会转接组织关系。“我已经是济南市民了,肯定来跟你们报到。”捧着户口本,王英觉得自己说话都有了底气。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林全的工费已经结清了,夫妻俩就等着过年。这样踏实的日子,十年来,记忆中只有几次。

  刘占洪一家去年又搬家了,还是平房,还是没暖气,然而刘占洪对未来却充满了希望。“手头上有了几万元存款,下一步目标就是给潇潇买房子。”刘占洪兴奋地讲着,商业街隔壁卖了十几年鞋的商户终于买了房子,这成为刘占洪的动力。

  刘占洪也在不断打听公租房政策,几年来,公租房申请的准入门槛逐步放宽,取消收入和户籍限制,将外来人员纳入公租房的申请人范围。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刘占洪仍然被挡在了公租房外。但他相信,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住上公租房,结束漂泊的生活。

  经过认真考虑之后,林全并没有像王英一样把户口迁到济南,别人告诉他,户口留在当地,回去的话还比较容易。

  虽然有了户籍,但王英觉得自己仍然没有完全变成一个市民。过节看着朋友走亲访友,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心理的接受还会有一个过程。”但她始终相信一点,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更精彩。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