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戴环保“紧箍咒”屡查屡犯环境违法案件移送监察机关

2014-03-08 09:01:00    作者:张岩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紧箍咒 规定 案件移送 监察机关 环保
[提要]记者从山东省环保厅、山东省监察厅于3月4日联合印发的《关于移送环境违法违纪案件规定》(简称《规定》)中获悉,今后,省级挂牌督办的环境案件,经后督察仍未有效解决的几种案件,将向省监察机关进行案件移送。

  人民网济南3月7日电(张岩)记者从山东省环保厅、山东省监察厅于3月4日联合印发的《关于移送环境违法违纪案件规定》(简称《规定》)中获悉,今后,省级挂牌督办的环境案件,经后督察仍未有效解决的几种案件,将向省监察机关进行案件移送。

  《规定》制定了向省监察机关进行案件移送的适用标准。主要指在省级挂牌督办的环境案件,经后督察仍未有效解决的以下几种案件:1、公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案件;2、造成重点流域、区域重大污染,或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的环境违法案件;3、威胁公众健康或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案件;4、因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损失的案件;5、长期未解决或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案件;6、建设项目重大环境违法案件;7、其他重大环境违法案件。

  据了解,以前在山东的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一方面存在阻碍执法、抗拒执法的情况,另一方面存在对违法行为执法不严、以法代刑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规定》将行政执法与司法程序有机结合,通过法院、检察院、公安和环保四方联动,必将有助于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山东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定》的实施,为在环境保护违法违纪事件中负有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戴上了一个“紧箍咒”,对于约束他们的行为,促进山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

  背景资料:

  2013年6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更加细化了环境污染犯罪定罪量刑的标准和条件,解决了关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入罪门槛大大降低、处罚标准也更加严格。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