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6 08:45:00 作者:李珍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齐鲁晚报4月14日讯(记者 李珍梅) 14日,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17中联合育人项目正式启动。理工大学将依据17中办学特色,为高中提供部分校本课程辅导教师,尝试开设部分大学生选修课。帮助高中生更早地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准确地进行生涯规划。
根据协议,两校将密切大、中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衔接。理工大依据17中的办学特色及需要,为17中提供部分校本课程辅导教师,并安排教授、优秀大学老师进行讲座、授课、辅导。指导17中学生的科技、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将来还会尝试在17中开设部分大学选修课。另外,还将安排17中师生来大学参观、学习,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等大学资源。
17中也将为青岛理工大学师生提供教学、调研的条件。接受理工大学生来校志愿服务、实践锻炼。
14日,在青岛理工大学、青岛17中联合育人项目启动仪式上,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在泉说,推进高校与高中教育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少学生上大学后,没了班主任的督促和看管,会感到很迷茫。有些学生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了解,产生了厌学情绪,每年学校都有100多名学生留级、延迟毕业。这种现象在其他学校同样存在。“这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也与高中和大学对接脱节、教育错位有关。”
17中副校长张瑞海则认为,密切大中小教育衔接,可使大学更直接地了解中学生的思想、个性、学习状况和诉求,更全面地掌握中学“大学预备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状况,对双方均有益处。
延伸阅读
生源掐尖,高校中学圈地忙 外省名校挂牌设基地,本地高校“植入”办学
外省名校挂牌设基地,本地高校开班“植入”办学,近些年,各类高校奔赴岛城高中“圈地”,高校生源争夺战升级。
青岛58中门口,省外高校“生源基地”的匾牌几乎占据了一面墙。青岛58中副校长吴峰说,仅今年上半年,学校又先后与四川大学、长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签订了优秀生源基地共建协议。目前建立生源基地共建关系的高校达到近30所,在市区高中名列前茅。青岛2中也成为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20多所名校的基地校;青岛1中也是10多所学校的生源基地。中国海洋大学也与青岛39中联合培养“海洋班”。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