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8 08:00:00 作者:孔红星 尹海洋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孙临平在研讨会上发言
大众网临沂4月27日讯(记者 孔红星 尹海洋)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上,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孙临平谈到了自己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党领导的好,军队为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才会拥护党,拥护政府、拥护军队,这就是沂蒙精神的实质所在。”
“我是临沂人,生在沂河畔、长在蒙山下,名字就是这样起的。所以,对家乡这块土地有着血肉相连的生命力和成长的崇拜,所以有机会谈沂蒙、谈对沂蒙精神的情感机会。”孙临平说,从昨天到今天,参加了沂蒙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再到习总书记视察临沂市走过的地方,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感受感悟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是历史对时代的昭示,更是时代对历史的呼唤,具有极其强烈的显示针对性。”
孙临平说,习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首次视察山东就赶赴临沂看望沂蒙老区人民,深情重温沂蒙精神,高度评价沂蒙精神,深刻诠释沂蒙精神,反复强调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孙临平所,这一切,集中反映了习总书记对党、对国家、对军队、对人民前途命运负责担当的大胸怀、大抱负,对革命老区和革命优良传统与生俱来、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对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思熟虑和宏观统筹。
“沂蒙党政军民最美好、最珍贵、最历久弥新的风骨精髓都在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里。”孙临平说,沂蒙精神的这种精神实质就是:人民的党、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军队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肉相连。可以说,沂蒙精神中蕴含的这种党群血肉相连,军民鱼水相依,党政军民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精神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亦是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沂蒙精神的思想之宗,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之道。
“沂蒙精神是执政之基,也是我们建设群众路线的实践之道,这是最根本的。”孙临平介绍,沂蒙精神虽然很丰富,但他的精神实质很集中,这就是军民鱼水相依,党群生死与共、血肉相连,这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人民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这是最基本的,这也是沂蒙精神最独特的特征,或者说是最宝贵的精神实质就在这里。”
谈到如何更好地提升沂蒙精神,孙临平说,对沂蒙精神的认识和把握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现在沂蒙精神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内容,而是他本身就存在的这种实质。习总书记把它的本质提炼了出来,让我们对沂蒙精神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准确,使我们对沂蒙精神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
孙临平说,正如《沂蒙山小调》所唱的:“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从原初意义上,沂蒙精神是我党我军为国为民虽万死而不辞与沂蒙人民爱党爱军虽千险无反顾的生动写照。我们党“为国为民、全心全意”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在革命年代是“救国救民、全心全意”,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是“强国富民、全心全意”。正因为党和军队为沂蒙人民争解放浴血奋战,为沂蒙人民求幸福、搞建设、兴改革,才使沂蒙人民在实实在在的美好新生活中,激发了爱党爱军无反顾、舍生忘死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党领导的好,军队为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才会拥护党,拥护政府、拥护军队,这就是沂蒙精神的实质所在。”孙临平在最后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