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9 06:36:00 作者:霍晓蕙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本报讯(记者 霍晓蕙) 4月19日(本周六),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省图书馆、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承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大众文艺讲堂”,将继续在省图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山东地方戏曲欣赏”,主讲人是我省戏曲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高鼎铸。
山东是戏曲大省,有30多个不同的戏曲剧种在山东境内生成、衍变、发展、流行,这些剧种既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又都具有“山东味”,是构成山东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本次讲座将介绍山东戏曲剧种的声腔分类、各剧种的主要艺术特色、历史流变情况、主要流行区域以及目前基本情况等。讲座中大家可以欣赏到十余个剧种的优秀唱段。这些剧种中既有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柳琴戏、莱芜梆子、茂腔、柳腔、五音戏等一直有专业剧团的剧种,也有近几十年来鲜为人知的扽腔、渔鼓戏、端公戏等,代表着山东不同地区群众的审美习惯和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
本期讲座的主讲人高鼎铸从事艺术工作50余年,先后创作戏曲、话剧、歌舞剧、电视剧音乐作品70余部,出版《山东戏曲音乐概论》等专著,曾任山东省柳子剧团副团长、山东省艺术馆馆长、《群众艺术》杂志主编,现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特邀专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