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楼难”东阿如何求解 赡养老人不看贫富

2014-05-06 09:40:00    作者:高田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赡养老人 富有富养 穷有穷养 杨庄村 贫富
[提要]老人们坐在广场上聊天,身后的房子就是她们居住的幸福院。“互助式幸福院”有17间房屋,除了老人作为养老院之外,其余的房屋成了新农村社区改造的周转房,让暂时失去房屋的部分村民住在里面。

  □崔颖 魏新茹 报道  老人们坐在广场上聊天,身后的房子就是她们居住的幸福院。

  □ 本报记者 高田 本报通讯员 鹿露 魏新茹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改造过程中,如何方便农村老人生活,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东阿县针对新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探索出“穷有穷养”模式;对于棚户区改造中的富裕村,实行“富有富养”政策,保证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穷有穷养”

  老人集中居住“幸福院”

  大桥镇麻庄村并不是全镇最富裕的村,村支书赵书强却大胆尝试,在村里建立起了“互助幸福院”,让孤寡老人统一居住,老宅基地归集体统一调配、发展经济。村东头的两排黄色的平房与村里的其他房屋显得有些不同,这两排房屋的门口写着危房改造试点工程,而居住在平房里的不仅仅是普通村民,还有四名孤寡贫困老人。

  4月20日中午,84岁的麻廷河刚刚洗好菠菜,准备午饭,房间的墙角堆放着蜂窝煤和一些板凳桌椅。一间半的房屋,足够自己一个人居住,麻廷河之前居住的房屋逢雨必漏,成了危房。“我一个孤老头子,没钱买安置楼房,现在免费住进平房,也方便生活,这里的房子比我的房子宽敞、明亮、干净。”麻廷河说。

  麻廷河的邻居是程合德和老伴王在平,程合德今年83了,身体常年有病,王在平看上去还算硬朗。据村干部介绍,程合德有两个儿子,不在鳏寡孤独老人之列,但是程合德的大儿子常年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小儿子几年前受了工伤,身体仍在恢复中,两个儿子均无法照料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村干部与老人及其家人的协商下,两位老人住进了“互助幸福院”。麻长太今年八十岁了,是村里的五保户,老人无儿无女,患帕金森综合症。本应该住进大桥镇敬老院的麻长太,不愿远离村庄,也住进了村里的“互助幸福院”。年前老人得病住院,也由村干部轮流照顾。

  “互助式幸福院”有17间房屋,除了老人作为养老院之外,其余的房屋成了新农村社区改造的周转房,让暂时失去房屋的部分村民住在里面。

  “富有富养”

  老人享有免费居住权

  东阿县经济开发区杨庄村,去年十月份,村民集体搬进了新楼房。据杨庄村村主任杨泽国介绍,杨庄村的耕地全部被划为建设用地,村民们大多数安置在社区对面的化工厂工作。杨庄社区内崭新的楼房、干净的小区环境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年轻人欢天喜地迎接新的生活,而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则犯了难。

  “搬进新房没多久,村干部一起商议,干脆给老人盖平房,让老人免费居住,老人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村支书杨广周说,老人入住后,水电暖等费用都给免去,只需象征性地缴纳居住押金,押金一是要求老人爱护房屋,二是在老人去世后用来修缮房子,让其他老人入住。

  老人们居住的平房就在楼房旁边,一个大房间配备卫生间和厨房。为避免老人因地滑摔倒,房间内都没有铺设地板砖。杨广周说这两天在商量着买床等简单家具,等一切装修好后老人就可拎包入住。正在养老房门口转悠的老人秦旭英盼望能赶快住进新房内,秦旭英老人今年84岁了,老伴儿和儿子去世多年,老人和两个孙子生活。“现在我和大孙子在楼上住着,等新房子能住了我立马就搬下来。宽敞明亮的平房,还不用爬楼梯。”秦旭英说。

  杨泽国说,根据县里的要求,杨庄村正准备建设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现在规划设计好了,这几天准备动工。“等日间照料中心建好了,老人们就像上班一样,早上八九点就来照料中心休闲娱乐,中午可以在照料中心吃饭,直到下午五六点钟回家休息。”

  距离杨庄村不远的张汉吴社区的老人们,正坐在小区内的广场上聊天,小区的南边是村民的居民楼,小区北边正在建设新的安置房。而这些聊天的老人们既不在居民楼内居住,也没有等着分配新的安置房,他们的家在小区东边的五排平房里。张道广老人就住在其中一户平房,房间内安装有暖气片,用天然气做饭,告别了过去烧煤、烧柴的取暖、做饭方式。两室两厅的房型,也满足了老两口的需要,并且每户老人都还有一个小院,老人的儿女们就在距离平房一二百米的单元楼内居住,像张道广老人这样在平房内颐养天年的共有25户。张汉吴社区村委成员张树利说:“年纪大的村民住平房习惯了,甚至孙子、孙女中午放学了在爷爷奶奶这儿吃饭都十分方便。”

  据了解,张汉吴村的老年公寓居住的大多数是本村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双女户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老人。与杨庄村一样,房屋产权归村集体,老人享有免费居住权,老人去世后,再安排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老人上楼难的问题。

  ■书记点评: 赡养老人不看贫富,看责任是否到位 东阿县委书记 刘国强

  近年来东阿县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在步伐加快的同时我们非常注重照顾百姓方方面面的利益与需求。城镇化的核心不只是楼房和设施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富裕起来的乡镇和村、社区,要把农村老人养好;不富裕的也要把农村老人养好。赡养老人不分贫富,只分责任到位与否。我们深知,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之义,也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农村养老置于发展大环境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完善这一农村民生大问题,保证城镇化进程中老人们更好地安享晚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