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担保公司扎堆开业越界高收益 隐藏风险违规

2014-05-14 09:16: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投资担保 担保业务 公司理财 担保机构 宇俸
[提要]从工商资料看,宇俸投资和鑫兴投资均无融资性担保资质,二者吸纳客户资金再放贷,属于违规超范围经营。省金融办人士表示,虽然济南尚未发生担保公司“跑路”事件,但其经营模式不可持续,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

  ■我省约有4000亿元民间资本,在近几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市场化等大背景下,民间资本急欲寻找出口。由于融资性与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准入门槛、运营资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非融资性担保成为民间资本“监管套利”的重灾区。下一步,针对监管行业乱象,监管层或将重拳出击,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通道。

  □ 本报记者 王 爽 孟 佳

  本报通讯员 尹 涛

  近日,在济南一些商业黄金地段或高档小区聚集区,一些冠以“投资担保”字样的公司扎堆开业,不少市民被其宣传的12%—18%的高收益率理财项目所吸引,深陷其中。高收益从何而来?是否存在风险?4月底,记者在投资担保公司的几个聚集区,进行了暗访。

  家住二七南路的市民刘婷(化名)发现小区的交通银行最近变了模样,重新装修后,一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隆重开业。每天经过这家名叫山东宇俸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宇俸投资”)门口时,该公司工作人员都会向她发放传单。

  记者从刘婷拿到的单页看到,通过该公司理财,投资金额1万元起,投资周期为3—12个月,可获得13.2%—18%的年化收益,每月返息。“这么高的收益,连余额宝理财也望尘莫及呀。”刘婷说。

  可是,承担如此高收益率的资金将会投向何方?5月5日,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了宇俸投资的客户经理宋丽娟,她表示资金将投向河南洛阳伊川县周明金属有限公司,宇俸投资提供担保。投资者、担保公司和融资企业签订三方合同。

  记者询问是否需要与河南企业当面签约,宋丽娟表示“太远了”,双方不需见面。

  该公司宣传页显示,若借方到期不能偿还借款,宇俸投资会于3日内全额代偿。记者表示担心河南的融资企业“跑路”,宋丽娟表示“可变卖抵押物,没有风险”,并提供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查询方式。

  宋丽娟介绍,像他们这样的投资担保公司,今年光济南就新开了230多家。 

  在明湖东路保利芙蓉小区外的山东鑫兴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鑫兴投资”),记者看到,该公司亦推出年化收益高达14%—18%的理财项目,同时,公司门店前还摆放了大米、花生油、水壶等礼品,签约不同金额会有不同礼品赠送。

  该公司宣传称,投资200万元、期限达6个月的,能立即获得一辆价值3万元的电动汽车;投资50万元,期限达6个月,赠送五日游。“有一批客户已经去河南旅游了。”该公司理财顾问赵红镇表示。

  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即交易方式上,该公司要求签约客户采用现金或刷卡交易,不接受银行转账。对此,一位担保行业人士表示,现金走账可以避免融资企业账户出现太多个人账户资金转入,避免监管方质疑其非法集资。

  记者通过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查询发现,宇俸投资成立于2013年11月22日,其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投资咨询;经济贸易咨询;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市政工程涉及、施工;非融性担保”。二七南路公司系宇俸投资的市中区分公司,其经营范围被限定为“为隶属企业开展业务联络咨询服务”。而成立于2013年10月29日的鑫兴投资,同样明确为“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非融资性担保业务”。

  从工商资料看,宇俸投资和鑫兴投资均无融资性担保资质,二者吸纳客户资金再放贷,属于违规超范围经营。所谓融资性担保,是指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等担保业务。山东省融资担保企业协会一家副会长单位负责人表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工商登记为前置许可,需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审批,如此其融资担保资质方可获银监会认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则不需前置审批,办理普通工商营业执照即可。

  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0年第3号),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主要是诉讼保全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等履约担保等,同时可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等。

  省内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前述冠以“投资担保”字样的两家公司由于有正规营业执照、合同、抵押物,其违规行为很难被普通投资者发现,其风险也易于隐藏。

  省金融办人士表示,虽然济南尚未发生担保公司“跑路”事件,但其经营模式不可持续,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