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科里的别样“六一”

2014-05-31 11:53:00    作者:王雅淇 吕原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六一 康复治疗 脑瘫康复 家长 科里
[提要]5月30日,大众网记者前往儿童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感受了现场的“火热”氛围,欣赏了医护人员和脑瘫患儿们表演的精彩节目。另一个患儿妞妞的姥姥告诉我,外孙女从7个月大被发现患病,一直进行治疗,如今孩子还差2个月就7岁了。

  奶奶给要上场表演朗诵的妞妞梳好头发 见习记者 吕原 摄

  小姑娘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下开心地笑起来 见习记者 吕原 摄

  小朋友的爬行比赛 见习记者 吕原 摄

  小朋友上台演唱《上学歌》见习记者 吕原 摄

  医护人员表演情景剧《小马过河》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在济南市儿童医院,一场特殊的“六一联欢会”正在悄然举行。5月30日,大众网记者前往儿童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感受了现场的“火热”氛围,欣赏了医护人员和脑瘫患儿们表演的精彩节目。

  45平演出场地涌入近80人

  上午8:30,距离正式演出开始还有30分钟,大众网记者来到本次联欢会的举办地点——济南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二楼的训练厅。此时,门外已聚集着十几名家长及患儿。记者挤过层层人群来到门口后发现,近45平方米的房间内,容纳了近80人,而房间内的一半场地是演出场地。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的联欢会都是在外面的空地举行,考虑到今年天气炎热且这些小患者体质较差,于是将地点转移到了室内的训练厅。但是家长和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场地十分紧张,只能尽量协调,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参加联欢会。

  你朗诵我唱歌,小病号们很踊跃

  “我们很早就带着孩子来了!也幸亏早来了,不然就进不来啦!”活动现场的一位小病号的妈妈笑着对大众网记者说。虽然温度有点高,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很兴奋,孩子们跑来跑去,家长则相互攀谈,现场气氛十分“火热”。

  9:00,联欢会准时开始。除了医护人员的几个节目外,许多小病号也不甘示弱,踊跃地参与进来:有的朗诵儿歌,有的演唱《上学歌》,8位小病号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做韵律操,还有6位小病号进行了爬行比赛。

  脑瘫患儿需要娱乐,也需要被平等的对待

  据了解,“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语言、视觉、摄食等多种障碍。大众网记者在活动的现场看到,脑瘫患儿的外表与正常孩子没什么不同,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有的患儿言语表达不畅,有的则有行走障碍……

  “脑瘫患儿需要更多娱乐和活动的机会,也需要被平等的对待。”徐主任介绍说,由于患病,许多孩子都极少出门或玩耍。而在与人接触时,孩子可能因病受到一些异样的眼光和不平等的对待。为了使脑瘫患儿能像其他身体健康的孩子一样欢度“六一”,康复科的员工们放弃了每天的午休和下班后的休闲时间,耗时半个月,精心策划了这次的联欢会。

  演出前一天,大众网记者曾跟访康复科员工排练节目。排练从员工6:00下班后开始,一直到晚上9:30结束,所有人都没有吃饭、喝水,却没有人喊辛苦。“‘六一联欢’已经成了我们每年的‘必修课’。我们不觉得累,只觉得幸福!”现场的员工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

  用爱点亮人生

  离联欢会还有半小时,我就来到了活动现场。门外,十几名家长带着孩子想挤进去;门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现场有几十个宝宝,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健康、那么可爱。同事问我:他们是脑瘫患儿吗?我也有些怀疑。但正是这样一群看起来很健康、很可爱的孩子却在饱受病痛的折磨,而这样的病痛很可能是一生的。

  一上午的采访有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沉重,我却愈发觉得轻快,仿佛精神受到洗礼,受到这些家长和孩子们笑颜的鼓舞。我仍记得,一位家长代表在发言中曾说道:将来,等孩子长大了,我向她解释脑瘫这件事的时候,我会告诉她,你是上帝的孩子,你在生下来时,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在你的小脚丫上亲了一下。

  后来,这位家长告诉我,孩子4个月大时,只会用脚尖走路,而家长忽略了,没有及时就医,当孩子长到1岁零1个月时,才确诊为脑瘫。由于发现时间太晚了,即使积极做康复治疗,孩子一辈子可能走路都会有些问题。而孩子患病的事,只有孩子妈妈、爸爸和奶奶知道,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作为母亲和女儿,我不希望亲人承受太大的压力和负担,也不希望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和负担。”她说,她还要告诉孩子,即使身体有残疾也不能自暴自弃,要笑对人生。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个年轻妈妈的眼里泛着泪光,但仍是坚强地、笑着把话说完。

  另一个患儿妞妞的姥姥告诉我,外孙女从7个月大被发现患病,一直进行治疗,如今孩子还差2个月就7岁了。据妞妞姥姥介绍,女儿当年是高龄产妇,生得又是双胞胎,孩子出生便得了新生儿ABO溶血。“我今年70,老伴73,我们俩一辈子的养老金都花在这个孩子身上了。”已是满头白发的妞妞姥姥说,最难的时候,她跟老伴用绳子背着孩子、饭、水和尿不湿,在医院一呆就是一天。孩子刚开始做康复时,一天最多的时候要做11个项目,一个月光康复就要花7000多元。为了给孩子治病,不管见了什么医生,都要跟人家学习如何治疗,付出可想而知。

  在交谈中,许多家长叙述了经历过的困难和不易:有的家长年纪轻轻,却只能辞掉工作,与社会脱节,专门照顾孩子;有的爷爷奶奶已经满头白发,仍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尽心照料儿孙;有的孩子从几个月大就开始治疗,要持续到青春期;有的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极强的自尊心,时常会闹小情绪。尽管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却没有人后悔或是抱怨,多是怀着希望和憧憬在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着。

  这或许就是爱的能量,也是精神的力量。就像一个家长说的那样,爱是完美的,精神是完美的,那么即使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点不完美,也相信宝宝的人生一定会是完美的。(见习记者 王雅淇)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