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09:12:00 来源:青岛新闻网 我要评论
核心提示
在电子通信高度发达的年代,写信对于都市人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但家住小村庄社区的一名八旬老人,却连续9年每年收发近千封信件。昨日,记者在李福源老人家采访了解到,他是我国邮政部门聘任的100名“测邮员”志愿者之一。这100名志愿者分布在全国100个不同的城市,青岛地区只有他一名“测邮员”。据介绍,李福源退休前从事邮政工作4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邮政迷,而他的家里,更像是一个小型的邮政博物馆,珍藏着各式各样的邮政书籍和明信片。
每年收发近千信件
上午11时,记者来到阜新路街道小村庄社区的李福源老人家。此时老人正在阳台前的一张小桌书写邮寄地址,小桌上堆放了两三摞、数百封信件。“桌子上这些信都是全国各个城市寄过来的,我已经登记过了,现在正在给北京的国家邮政部门写回信。82岁的李福源老人虽然有点眼花,但书写邮件时却不用戴老花镜,眯着眼睛就能规整地在信件测时登记表上写下蝇头小字。“我寄发的邮件基本都是空信封和空包裹,不为邮递物品,只是为了测试邮递速度和是否准确。”李福源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国家邮政部门的“测邮员”,每年要寄发包括平信、挂号信、挂号印刷品、包裹在内的近千件邮递信件。
青岛仅一名“测邮员”
“有点像邮政业务的监督员,针对邮局的4种业务,通过寄发邮件测邮递速度,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提高邮递速度和准确性。”李福源告诉记者,国家邮政部门从9年前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监测全国各地的邮递速度。据介绍,“测邮时”就是测试城市间普通邮件传递时限的简单说法,是邮政系统内部每年必做的一项重要任务。“邮时”指的是信件寄发地到信件接收地的时间,而测邮时就需要人工把信件从寄发地邮寄到规定的接收地,然后接收地再向寄发地寄出同样的测时信件。国家邮政部门在全国各地选择了100个城市,这些城市包括各省政府、自治区政府所在地、沿海开放城市和不同规模的城市,同时在这100个城市中分别聘任1名测邮时的志愿者,李福源就是青岛唯一的一名 “测邮员”。
家门口信箱每天有信
“全国100个测邮时的城市”,这就意味着,李福源老人需要向除青岛以外的99个城市寄送邮件。测试业务包括平信、挂号信、挂号印刷品、包裹。邮递包裹的包裹本身和邮递单在内,李福源要填写495个信封和单据。与此同时,其他99个城市的测邮时人员也要向除自己之外的99个城市寄发这4种信件。李福源家楼下的信箱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同时每天都会有邮递员敲门,让他签收挂号信和包裹。李福源要详细地记录好每封信发出去的时间,以及收到回信的时间,然后将每封信的收发时间登记在测速表格上。一份邮寄给国家邮政部门,一份送到青岛邮政局。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