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质监局取消11项重大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

2014-07-16 11:17:00    作者:赵洪栋 张大卫 钮晶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行政审批 质监局 确认书 推荐信 监理机构
[提要]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制度,即取消质监部门定期到企业抽样检验,由企业支付检验费用的监督方式。取消2项机动车安检机构审批前置条件,一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许可条件—公安部门出具“确认书”制度;二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

  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德亮介绍,省质监局决定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制度,预计每年可以直接给2万家企业减负;停止实施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制度,为全省142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带来方便; 取消生产许可证产品委托生产加工备案制度,免去30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为备案而奔波。

  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制度,即取消质监部门定期到企业抽样检验,由企业支付检验费用的监督方式。2013年,全省对21215家企业的28612批次产品实施了定检。取消后,预计每年可以直接给2万家企业减负。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检验模式,代之以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抽测和监管方式。

  停止实施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制度,即今后的组织机构代码不再进行每年一次的年度检验。将为全省142万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带来方便,并可节省大量社会费用。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取消后,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各类组织机构可以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信用信息平台”提交年度报告信息,以满足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审验需要。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应对市场,常常采用委托加工经营方式。原来需要到质监部门登记备案。取消生产许可证产品委托生产加工备案制度后,将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减少公共服务成本。就目前统计,每年可减少全省30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到质监部门备案的繁琐和奔波。

  刘德亮介绍说,与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势头相对应的,是检验机构数量增长的严重滞后。在一些城市,有的地方平均每5万多辆汽车拥有1条检测线,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导致检验排队长、积压多、检车难等矛盾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检车需求。取消2项机动车安检机构审批前置条件,一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许可条件—公安部门出具“确认书”制度;二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对申请设立检验机构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批准,审批过程中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据悉,省质监局取消5 项质监管理制度,一是取消司法鉴定机构计量认证条件——司法部门出具“行业推荐信”制度;二是取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考核制度;三是取消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条件——环保部门出具“行业推荐信”制度;四是取消资质认定实验室监督评审制度;五是取消注册设备监理师注册登记制度。

  刘德亮说,取消前置条件,降低审批门槛,将为检测、监理机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高检测、监理机构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制权和资源配置权的控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检测机构市场化、社会化。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降低服务成本,增强认证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感。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