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升温 "配角"德州幕后唱大戏

2014-07-25 08:56:00    作者:盛 刚 张宇鸿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黄夹镇 共赢思维 中职院校 京津冀地区 配角
[提要]有了庆云的榜样,宁津县建起对接滨海新区工业园,乐陵市与天津市塘沽区合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建起台湾科学园、上海张江高科技示范园等园区,承接台湾、上海等地高科技项目……

  今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骤然升温。作为山东“北大门”,对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德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中也给出了自己新的定位——

  “我们将着力打造京津冀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养老的后花园。”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掷地有声。

  “主动融入、准确定位、共建共赢、借力升级”成为德州上上下下的共识。

  打造“3+1”背后的逻辑考量

  11个县市区中6个与河北接壤,京沪高铁开通,1小时进京、半小时入津,这就是德州和京津冀的空间距离。

  “打造‘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德州既有区位优势,也有产业基础,更有发展潜力。”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宜新说。

  地缘亲缘,让德州与京津冀地区紧密相连。

  在北京、天津、塘沽一带常年活跃着一支“馒头大军”,7000多个馒头房、2万多人全部来自乐陵市黄夹镇,当地人戏言,“黄夹人三天不蒸馒头,这里就得断炊”。

  目前,德州籍在京津地区务工人员达到28万,仅天津滨海新区就有11万人,150多家企业与京津地区关联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德州50%的合作项目来自京津冀等环渤海地区。多年来,德州一直是京津冀地区最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地,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里面就有3只来自庆云的中澳集团……

  德州着力打造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为实现与首都经济圈的产业承接和合作奠定基础。1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让各类投资在德州都能找到落地平台。25所高、中职院校和技工学校“定单式”培养学生,为承接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对接合作不止在产业。去年,德州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实现医疗合作。据德州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介绍,有了医疗实力保驾护航,德州正在加大68平方公里的黄河北展区、80平方公里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景区绿地建设,积极打造面向京津冀的养老医疗服务和旅游、休闲基地。

  甘当配角背后的共赢思维

  去年12月23日,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这个由齐河县与北京海淀区战略合作的项目,是中关村海淀园在北京之外打造的三个首批试点园区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第一个。

  双方将以品牌换空间的方式合作共建园区,大前提是利益共享——企业未来产生的税收将由两地分享,其余将作为企业的奖励和扶持资金使用。

  “海淀园不担心税收流失,有了推动园内产业转移的积极性,齐河引入‘中关村海淀园’品牌,占得打造产业高地先机,有跨域发展需求的企业则获得了更有保障、更高效的发展空间,一举三得。”德州市经济合作局局长乔方红这样对记者说。

  接受辐射,就要甘当配角,要懂得利益分享,谋取共赢。

  而用飞地助推经济腾飞,德州早已有了成功的经验。

  始建于2010年7月的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长江以北首块“飞地经济”实验田。庆云县与天津市红桥区共同负责高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发展,短短几年,这里不仅成为红桥区重要的项目转移地,还吸引了中国航天集团等15家央企。目前,总投资额已达169亿元。

  有了庆云的榜样,宁津县建起对接滨海新区工业园,乐陵市与天津市塘沽区合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建起台湾科学园、上海张江高科技示范园等园区,承接台湾、上海等地高科技项目……

  借势借力背后的转型布局

  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恰逢威讯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杨璐来德“招兵买马”。杨女士快人快语:“美国威讯德州项目去年9月签约并开工,明年3月即可量产,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谈下威讯这个项目,德州用了三年,其间双方洽谈磋商不下60次。德州市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魏洪祥介绍说,美国威讯是世界一流集成电路供应商,引进这样的企业,不仅能创造GDP和解决就业,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推动德州电子信息产业乃至全市产业升级有巨大引领作用。

  打好升级牌,既要借势借力,也必须打造能实现更高层次对接的平台和载体。

  围绕融入首都经济圈,德州市连续多年开展系列对接活动。去年在北京、天津举行融入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合作恳谈会,共签订各类战略合作协议30项、投资合同82个,涉及总额1330亿元。而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举办4年来,参会机构企业由首届的200多家发展到800余家,签约金额由300多亿发展到超千亿。

  眼下,以高铁站为中心,以京沪、石济客运专线为轴线,德州规划建设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生态科技城正在加紧建设中。“科技创新、商业服务、商务总部、金融投资”四大板块呼之欲出。截至6月底,中商智慧总部基地、芭蕾雨奥特莱斯新城市综合体等75个项目落户生态科技城,总投资500多亿元。总部经济作为高端服务业新型业态,开始成为德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新抓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