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6 22:17: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第十届“喀交会”将于7月27日开幕
大众网喀什7月26日讯(记者 于潇潇)7月26日,第十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新闻发布暨招商推介会。推介会由喀什行署副专员王勇智主持。
喀什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王立胜首先介绍了喀什区情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括喀什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战略和喀什对外开放总体设想和采取的措施等。并从招商招展、外事邀请、论坛筹备等方面介绍了本届“喀交会”的筹备情况。
据介绍,今年“喀交会”将于7月27日-29日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喀什地区行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主办,喀什市人民政府、喀什经济开发区、山东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上海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广东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深圳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承办。与往届相比,今年“喀交会”有一些新的调整。首先喀什特区的地位被凸显,会展期间将举办的喀什特区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论坛将引领“喀交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展会时间压缩为3天;每个对口援疆省市都有自己相应的展示活动,援疆的成果将得到集中体现。今年展会共设置室内展位1000个,室外展位300个,届时,将有1500名中外客商应邀组团参会,其中国外政府企业代表团600人,涉及8个国家。
据了解,本次喀交会特点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即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结合,与带动劳动力就业为主、引进劳动密集性产业相结合,与中国光彩事业南疆喀什行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已建成的商贸物流基地相结合。期间将邀请500家企业来喀什参观考察,并利用广州新城、曙光国际、远方物流港等物流平台吸引客商、组织商贸物流代表团前来洽谈,专门解决“流”的问题。同时,今年的喀交会展区提出了“四合一”这一新的喀什特区展示概念。不仅要做好喀什地区集中展示、喀什经济开发区展示和12个县市的特色展示,还将突出展示12个县市中的主导企业。
今年除集中展示农副产品、纺织服装、轻工机械、机电、电子、石化、家电、矿产、建材、医疗器械等产品,推介展示新技术、新材料和商贸、物流、房产等服务项目外,各参展商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对农副产品、轻工机械、纺织服装、五金机电、能源等建设项目,进出口商品贸易,国内国际物流进行洽谈交易,通过招商推介和实地考察,促进经济技术项目投资合作和互惠共赢发展。
本届展会,将把以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围绕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和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举办的喀什经济开发区论坛和企业发展论坛作为展会的重中之重。
更为重要的是,第十届“喀交会” 以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为契机,以打造喀什西部明珠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为目标,抢抓对口援疆新机遇,按照“务实高效、规范创新、安全节俭”的办会原则,充分发挥展会平台作用,着力推进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经贸合作,着力加强与内地的产业联动和经贸交流,创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经贸发展平台,推进喀什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十届“喀交会”主要活动有:新闻发布会暨招商推介会、招待会、文艺晚会、开幕式、参观考察喀什经济开发区、疏附广州新城、疏勒齐鲁生态钢城、喀什经济开发区论坛和企业发展论坛、项目签约仪式。展会并行举行由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和疏附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第二届喀什广州商品交易会,由喀什地区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国际旅游文化美食节等。
喀什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王立胜介绍说,“喀交会”就是把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援疆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喀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重点就是对口援助的省市,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省市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援疆省市的重要工作责任,把我们的招商热情和援疆干部的工作责任联合起来,充分利用人脉、地缘、资金扶持等优势,促进招商引资上台阶,嫁接引进产业见成效。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喀交会”重要平台作用,全力做好招商招展工作。招商招展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展会的档次和成效。从而不断提升办展水平和展会的知名度,使“喀交会”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推动“喀交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应有作用,顺应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形势要求。
喀什行署副专员王勇智表示,当前喀什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希望能借第十届“喀交会”契机为中外企业商会搭建一个宣传企业形象,推介招商项目,探讨经贸合作,咨询投资政策及商贸信息的平台,继续扩大喀什地区口岸优势,把喀什建成令周边乃至世界各国羡慕的光芒四射的西部明珠城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