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09:53:00 来源:青报网 我要评论
关闭
(资料图)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住宅建筑形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大鲍岛“中国城”内。
1898年青岛最早的城市规划以观海山为界,以北的大鲍岛划为华人区,以南为欧人区。1899年10月,德国殖民当局征购了大鲍岛村的土地公开拍卖,买下这些土地的中国商人依照规划,在大鲍岛建造了具有商住两用功能的房屋,形成以华商为主的大鲍岛“中国城”。由于人员聚居,交易兴旺,大鲍岛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主干道山东大街(今中山路北段)成为当时青岛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从当时的照片看,商业街两边的建筑就已是里院的样式,应为青岛首批里院。
德国人通过建筑条例和建设规划,从结构和卫生方面对大鲍区住宅建设做出了规定。德国人规划了华人区的街坊网格,每个街坊约45米×70米,街道宽12米或15米。房屋建筑许可采用中国人的建筑形式,但必须与“相关城区的特点”相协调,结构必须符合防火、坚固和卫生的要求,房顶不许使用易燃材料,不许用粘土砂浆制作墙体,而房屋内部则可用中国传统的木框架建筑结构。
同时,对住宅容积率作出限制,房屋建筑面积最多不能超过土地面积的75%,楼高两层,用于长期居住的房间,每人至少必须有5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建筑层高至少2.7米。通过以上限制性规定,力图避免在青岛出现上海常见的那种高密度“里弄区”的建筑。德国人还为大鲍岛配备了上水和下水管道,然而却没有规划公共绿地。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多,青岛的里院在不断地变化。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在辽宁路、聊城路、市场一路、市场三路和胶州路附近建设了大量的里院住宅,多为二层。到上个世纪30年代,青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里院居住区。据档案记载,1932年市内里院建筑共有506处,16701间,10669户。1948年,里院达到760处。此后发展渐缓,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建筑普查,粗略统计青岛有近600个“里”,近200个“院”。(撰稿 徐增娥)
“八处十四院”名单 第一平民住所,位于台西五路2号。 第二平民住所第一院,位于四川路70号。 第二平民住所第二院,位于四川路70号。 第二平民住所第三院,位于四川路70号,原名青村。 第三平民住所第一院,位于台西四路2号。 第三平民住所第二院,位于台西四路6号。 第三平民住所第三院,位于台西四路8号。 第三平民住所第四院,位于台西五路4号。 第四平民住所第一院,位于观城路110号,原名脏土沟。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